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愛折騰”的徐擊水:為工業機器人打造“中國芯”

2018-10-25 10:08:0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程茜

  原標題:50歲開始二次創業,“愛折騰”的徐擊水:為工業機器人打造“中國芯”

“愛折騰”的徐擊水:為工業機器人打造“中國芯”

圖為:徐擊水在車間對新型上甑機器人進行測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

  在有些人眼裏,徐擊水是個“愛折騰”的人。

  25年前,他丟掉大學老師的鐵飯碗,跑到千里之外的廣東去給私營企業打工;拼到50歲,有了一家年産值過億元的電力企業,本可安心享受生活了,他又搭上全部身家,跑去造工業機器人。“都快60歲了,成天搞研發、跑市場,操碎了心,何苦呢?”

  但理解他的人説,老徐是個“有追求”的人。

  30年前,對科研有濃厚興趣的他,就曾研發出一台工業機器人,可惜當時沒條件去轉化成産品;下海經商20多年後,他積累了技術和資金,便又重拾夢想,再次全力投入自主研發中。“老徐的選擇,令人敬佩!”有人這樣評價他。

  老徐則説,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中國製造的機械更“智慧”,給工業機器人裝上一顆有市場競爭力的“中國芯”。

  重拾夢想,進軍工業機器人

  “30多年前,我就有做機器人的夢想。”

  在武漢奮進智慧機器公司的辦公室裏,徐擊水拿出一張老照片,照片中年輕的徐擊水,手扶著一台綠色的機器,笑容燦爛,表情自豪。

  1987年,三門峽水工廠請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研製一台除銹機器人,解決噴砂除銹過程中對工人健康不利的問題。“用機器換人”,這讓在機械系任教且對軟體編程有深入研究的徐擊水有了用武之地。

  雖然該項研發要從零開始,但徐擊水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臺除銹機器人便誕生了,幾百個零件都是自主設計和製造的。

  然而,在當時很多科研成果都缺乏轉化途徑,課題完成了,也就封存起來了。這個僅此一台的除銹機器人,也成了徐擊水心中的一大遺憾。“當時沒人願意投入資金,來生産工業機器人。”徐擊水説。

  1993年,他離開高校,到南方一家從事計算機軟體技術的私營企業工作。1995年,他帶著新學到的技術和經驗,回漢創辦了奮進電力公司,從事電力維修設備的研發與製造業務。

  2008年前後,奮進電力年産值過億元,獲評“中國最具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強”,徐擊水本人也榮獲“武漢市改革開放30年十大創業功勳人物”。

  原本可以過安穩日子的徐擊水,卻選擇了在50歲時“二次創業”,製造工業機器人。

  自主創新,一度被逼到死角

  2007年,在奮進電力公司裏,徐擊水成立了一個“機器人興趣小組”,帶著幾名研發人員,開始研究工業機器人技術。

  當時,國內擁有自主産權的工業機器人很少,國外機器人造價昂貴,動輒百萬,且維修保養費用不菲。“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産業卻很滯後。2012年,全國新增2.9萬台機器人,其中國品牌只佔4%。”徐擊水説,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進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決心。

  2012年,公司“機器人興趣小組”正式成為事業部,研發生産的第一台搬運機器人被東風汽車公司採用,在汽車鋼圈的生産過程中採用。

  2014年,在由省經信委、發改委、教育廳、科技廳等部門主辦的第二屆“楚天杯”工業設計大賽中,奮進FRP型智慧工業機器人一舉榮獲一等獎。“從內到外,從硬體到軟體,包括減速機、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我們的工業機器人都有自主知識産權,有了‘中國芯’。”徐擊水驕傲地説。

  2015年,徐擊水正式將機器人事業部獨立出來,成立了奮進智慧機器有限公司,自負盈虧。

  徐擊水坦言,其實,在備受褒獎的同時,他也做了最壞的打算,“機器人的研發投入是個無底洞,做市場與搞研發是兩碼事,把機器人業務分出來,是怕拖垮公司的電力業務。”

  果不其然,機器人業務獨立後的一年裏,由於國外廠家採取降價手段打壓,國內廠家自主研發的工業通用機器人在技術和成本的雙重劣勢下,被逼到了死角。

  在公司倉庫裏,有一處名為“機器人墓地”的角落,堆放著賣不出去的産品。徐擊水時常來到這個角落,靜心反思,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直面殘酷的市場競爭。

  換道超車,將中國工藝寫入晶片

  摔過了跟頭,也看清了腳下的路。“國産機器人該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如何在強手如雲,技術、市場均處於弱勢的環境下扳回局面?”徐擊水認為,還是要打造“獨門絕技”才行。

  此時,讓他從夢想回到現實的市場,又給了他通向成功的啟發。

  奮進智慧機器公司的一項業務,是為勁酒集團定制一款“上甑機器人”。

  上甑,是白酒釀製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主要是把原料均勻地鋪平,確保在蒸餾時受熱均勻。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要求極高,傳統的人工上甑,只能通過肉眼觀察,一家酒廠培養一名合格的上甑工,需要3到5年時間。

  徐擊水用了半年時間,將紅外探熱技術與機器人相結合,研發出的“上甑機器人”非常成功。該機器人可以通過分析原料各部分的溫度,進行壓實和疏鬆處理,突破了傳統上甑環節中“靠肉眼觀察、靠經驗處理”的局限性。複雜的白酒釀製工藝,也被編程寫入機器人的控制晶片中。一個“上甑機器人”,可以頂三四名熟練工。

  由於白酒釀造是我國獨有工藝,國外廠家並無此類技術和産品,因此,上甑機器人在白酒行業迅速引起轟動。兩年多來,80多臺上甑機器人被安裝到了國內的多家酒廠,奮進智慧機器公司也由此扭虧為盈。徐擊水感悟道:“自主研發不能跟跑,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做領跑者。”

  不久前,在京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徐擊水的“上甑機器人”技術,被工信部作為自主創新的先進案例進行推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