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生態強縣的綠色崛起
圖為:生態環境是羅田最大的特色和資源。(視界網 羅軒 攝)
圖為:羅田形成“村在林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和諧美景。(視界網羅軒攝)
羅田“八山一水一分田”,集山區、老區縣和全國重點貧困縣為一體。羅田又是生態強縣,森林覆蓋率71.2%,各項綠色指標均居黃岡首位和湖北前列。
擁有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大別山國家森林公園、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等金字招牌,更是全國唯一擁有五大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縣。
綠色生態是羅田最大的標簽。羅田縣委書記汪柏坤説,要把生態優勢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同頻共振,探索出一條綠色崛起之路。
湖北省最嚴禁令煥發綠色生機
“羅田城鄉基本實現了綠色全覆蓋,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景中、人在綠中’的生態格局。”羅田縣林業局局長李紅揚介紹。
數據證明,羅田的綠色還在不斷“長大”:羅田縣林地保有量從“十二五”末的126873公頃增加到現在128716公頃,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從“十二五”末的609萬立方米增到現在的768.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的66.34%提升到現在71.2%。
羅田地處大別山自然保護區最核心區域,發展空間受到嚴重限制。
面對縣情,很多人曾徬徨猶豫:是搞工業?還是保生態?
羅田縣委堅持認為,羅田最大的特色在於綠色和生態,找準定位才能謀發展。
如何保護好綠色?羅田做法是“山上做減法,山下做加法”,守住生態紅線。2014年7月起,羅田率先在湖北省封山育林,實施“八個禁止”的最嚴禁令:禁止商品材採伐;禁止新審批木材加工企業;禁止縣道以上公路沿線林木採伐;禁止採挖房前屋後零星樹木;禁止毀林從事開墾、取土、取石活動;禁止採割松脂;禁止亂挖樹蔸;禁止非法獵捕野生動物。
2016年,羅田又對天堂寨、薄刀峰、黃獅寨、青苔關四個國有林場和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進行全方位保護,停止審批新項目,停止外來人口遷入。
曾幾何時,開礦採石是山區縣經濟快速發展的“捷徑”,羅田也不例外,一些大山被挖成“禿子”。2017年6月,羅田出臺礦山綜合整治實施意見,不到兩年,羅田礦山從87家減到7家,2018年底將減到2家。對已關閉礦山,按照“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進行復綠。
駱駝坳鎮燕窩垸村以前滿是荒山,少有人來。10月1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燕窩垸村看到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山上鬱鬱蔥蔥,林地間種滿了茶梅花,山下開發了健身遊樂、體驗民俗等項目。經過8年復綠,它已成為湖北綠色示範村、聲名遠揚的“燕兒谷”,遊客紛至遝來。
像燕兒谷這樣的綠色示範村,羅田還有80多個,遍佈全縣鄉鎮。近三年來,羅田縣每年投入1500余萬元,見縫插針開展“五邊五化”(路邊、垸邊、塘邊、溝邊、水邊,綠化、凈化、潔化、美化、亮化)。
林下經濟演繹綠色經濟學
板栗之鄉、蠶桑之鄉、甜柿之鄉、野生蘭花之鄉、茯苓之鄉……坐擁5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如何把資源轉化為效益?羅田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綠色産品供給,打造富民強縣的林下經濟,向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用最少的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九資河鎮位於大別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是黃岡面積最大的鄉鎮。從上世紀末開始,農民開始種植天麻、茯苓等中藥材,九資河鎮種植天麻5000畝,連續5年産量過800萬斤,最多時佔全國産量的1/3,打出“天麻第一鎮”的金字招牌。
種植天麻、茯苓等木本藥材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如今,“天麻第一鎮”轉向種植更綠色、效益更好的草本中藥材。10月18日,在湖北神草醫藥科技公司辦公室樓內,最醒目處懸挂著未來3年的規劃圖,一幅“大別山中藥材王國”的藍圖徐徐展開。總經理方永貴説,他們採取“公司+大專院校+基地+科技+農戶”的全新模式,流轉了九資河鎮28個村1.1萬畝山地,建設華中最大的名貴中藥材基地,預計可以達到數億元的銷售收入。圍繞名貴中藥材基地,打造集中藥材良種培育、示範種植、種源保護、收購加工銷售、花海觀賞、藥膳等一二三産業相融合的田園綜合體。
三里畈、平湖、河鋪、勝利、白廟河、駱駝坳、匡河等鄉鎮充分利用山場養畜和種草養畜。羅田錦秀林牧合作社和民生養牛合作社新增流轉林地1010畝發展林下種草養畜,帶動羅田縣林地流轉新增面積達5000多畝。其中錦秀林牧合作社吸納723戶農民飼養黑山羊,2017年共出欄黑山羊4萬多只,總産值5000萬元,社員戶平收入近2萬元。羅田黑山羊的經驗走進央視,成為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靠山致富、興林發財”“城裏下崗、山上創業”已經成為羅田人的口頭禪。李紅揚介紹,根據市場需求,引導群眾發展林藥、林果、林茶、林畜、林禽種植養殖,鼓勵農民創辦苗木、藥材等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了林地産出率,增加了農民收入。羅田縣流轉的187610萬畝林地中,100畝以上的山場經營戶有210個,林下中藥材示範基地面積1800畝,産值過億元。
過去不值錢的林地成了市場主體眼中的“香餑餑”,林地流轉年租金從12.8元/畝提高到280元/畝,充分驗證了綠色能夠帶來效益的經濟發展規律。
全域旅遊撬動綠色大産業
2018年6月25日,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汪林朋返鄉投資35億元,開發羅田全域旅遊。這個項目利用羅田豐富的溫泉資源、山水資源和人文資源,打造國內頂尖的旅遊度假、康養休閒目的地,讓羅田旅遊全面提檔升級。
此前,2017年5月26日,閻志率卓爾文旅集團回鄉,簽下羅田全域旅遊合作開發協議。他投資50億元打造天堂寨、天堂湖、青苔關、觀音山、黃獅寨5個重點景區;建設九資河、勝利、三里畈、匡河、鳳山5個特色小鎮,這是羅田史上最大一筆引資項目。
汪林朋和閻志相繼擲出大手筆,看中的是家鄉優美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就是競爭力。羅田最大的資源是綠色資源,最大的優勢是生態優勢,充分利用綠色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羅田縣委書記汪柏坤一語道出羅田縣域經濟的發展路徑。
這其中,旅遊産業成了羅田優美生態環境的“引爆點”和定盤星。近年來,羅田先後引進實施大、小旅遊項目68個,景區、景點遍佈羅田縣12個鄉鎮近100個行政村,羅田縣四分之一的面積成為旅遊版圖,通過旅遊極大帶動農業、林業、文化、中藥材等産業發展。
三里畈鎮鏨字石村,因甜柿聞名天下,被譽為“中國甜柿第一村”。10月19日,鏨字石村村民正在為羅田甜柿節做最後的衝刺,雙向兩車道的鄉村旅遊公路,高標準的停車場,各具特色的農家樂躍入眼簾。
以前村裏抱守柿樹叫窮,柿賤傷農,遊客罕見。2011年,鏨字石村嘗試辦起“甜柿節”,蹭旅游來賣農産品,出乎意料地火起來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湧來,打甜柿、吃土菜、看演出、賞風景,體驗農家風情,甜柿節一辦就是7年。村委會副主任熊東才説:“原來甜柿只賣幾毛錢一斤,如今,甜柿身價翻了好幾番,還被搶購一空。”
羅田縣旅遊局負責人説,羅田旅遊産業正從景點遊向全域旅遊、從玩景區到生態休閒遊邁進。通過“旅遊+”,推進農旅、林旅、文旅融合發展,培育和打造旅遊新業態,形成一鄉一品、一處一景全域旅遊的新格局。
據統計,2018年1至9月,羅田共實現旅遊人數640萬人次,創綜合收入4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8%和29.7%。(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兵 陳世昌 通訊員 劉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