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打造“三位一體”立體護林帶 凱迪拉克守護“最美G7公路”

2018-10-26 14:52:59|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程茜

  原標題:打造“三位一體”立體護林帶 科技馭沙要讓荒漠變綠洲凱迪拉克守護“最美G7公路”

打造“三位一體”立體護林帶 凱迪拉克守護“最美G7公路”

公益車隊途經安集海大峽谷

  全長2739公里的G7京新高速,素有“中國最美高速公路”之稱,它由東向西跨越了廣袤的國土,不僅滋養了農耕遊牧人文交會帶,也穿越了亞洲最大的連綿戈壁區和中國荒漠化最為嚴峻的地區,銘刻著國人百年尋路的縱橫開拓史,是橫亙中華大地的世紀家國之路。為了改善G7京新高速沿途荒漠化的自然環境,避免風沙、水土流失對交通基礎設施的侵害和威脅,今年初,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品牌聯合“國字號”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及當地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攜手旗下經銷商,共同發起了守護G7沿線生態環境與人文景觀的“馭”沙計劃與“小胡楊計劃”。

打造“三位一體”立體護林帶 凱迪拉克守護“最美G7公路”

凱迪拉克XT4穿越古老胡楊林

  科技賦能 攜手構築G7綠色生態長城

  G7高速公路向西途經的北疆奇臺和南疆阿拉爾路段,均是荒漠化的重災區。道路兩側原生植被稀少,加上公路建設的填挖,生態平衡遭受破壞,部分地區土壤鹽漬化較為嚴重。相比一般的植樹造林活動,凱迪拉克攜旗下經銷商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打造的“馭”沙計劃, 採用的是更為科學的“因地制宜、適地種樹”的種植法則。選擇適宜北疆奇臺地區生長的長枝榆、紫丁香、山杏、紅葉海棠、榆葉梅、沙棘等林木,計劃種植各類樹種20.92萬棵,栽種面積約377.2畝。針對南疆阿拉爾地區的土壤特點和植被分佈,“馭”沙計劃選擇胡楊、沙棗、果桑、小葉白蠟、剛毛檉柳、短穗檉柳等喬木和灌木類植物,計劃種植各類樹種41.06萬棵,栽種面積約1355畝。項目的具體落實由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負責,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持。前者在防治沙化領域擁有幾十年的操作經驗,後者匯聚了目前世界先進水準的生態治理技術。

  投身公益不能盲目行動,必須依靠科技手段有的放矢,才能讓點滴愛心發揮最大作用。通過因地制宜的考量,以及針對土壤特點進行科學甄選的樹種,以科技賦能的方式,打造喬-灌-草“三位一體”的立體林帶,確保兩地植被林木成活率達到 85%以上。同時,結合自然環境,採用滴灌方式,用水效率可達90%-95%,比傳統灌溉方式節水40%-50%。以科學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細緻的林木管護,可有效調控當地土壤水鹽運動,防止次生鹽漬化,有利於將該地區打造成最美景觀帶和生態綠廊。

  此外,凱迪拉克品牌還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內蒙古阿拉善盟政府,攜手旗下經銷商,共同發起“小胡楊計劃”,旨在治理京津冀地區沙塵污染源頭,恢復額濟納的胡楊資源。項目總體規劃面積為127萬平方米,第一期已種植林木730畝,其中種植胡楊13378棵,並搭配本地的榆樹、沙棗、花棒、檉柳、連翹等樹種,共種植喬木及灌木 55849棵。該項目還將提供三年撫育管護,包括水系維護、灌溉、修枝、除草和病蟲害防治等,利用科學手段,確保胡楊存活率達85%以上。

打造“三位一體”立體護林帶 凱迪拉克守護“最美G7公路”

了解大美新疆,守護G7美景

  勇敢行動 與凱迪拉克一起開始

  凱迪拉克是首個投身荒漠化防治公益項目的汽車品牌。相比一般公益項目單純的執行者、組織者或投資者的角色,凱迪拉克在守護G7的公益項目中起到的是一個平臺的作用。既是線上的召集人,又是線下的策動者。通過這個平臺的聚合作用,凱迪拉克讓“馭”沙計劃、“小胡楊計劃”與其他公益植樹活動有了明顯的區別。不僅聚合了專業的執行者,同時也聚合了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從而構建了一個立體化、多維度的公益治沙解決方案。與“國字頭”基金會的合作,更是聚合了專業的機構以及公眾的參與,並確保這個公益項目的延續性和最終成效。

  作為一個與中國社會共同成長的豪華品牌,凱迪拉克的品牌風範與産品個性獲得了新銳80後、90後年輕消費者的認同,在取得市場增長的同時,凱迪拉克也意識到用戶群體發生的變化,以個人為中心的傳統價值觀正在被更多創造正面影響的現代價值觀所取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年輕人群更有意願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凱迪拉克也希望通過具有成效的公益活動,建立與中國消費者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

  上周,由凱迪拉克XT5、XT4與凱雷德組成的凱迪拉克全係SUV車型開啟了守護G7公益試駕活動,車隊從新疆克拉瑪依出發,途經安集海大峽谷,穿越古老胡楊林,馳騁黑戈壁,巡航古絲路雅丹矩陣,了解大美新疆、守護G7美景。公益車隊在奇臺種下了沙棗、白榆等樹木,通過親手栽種樹苗防治荒漠化,“築”力植樹馭沙、把來自各界的愛心匯聚成守護G7公路的綠色力量。

  所有的偉大,源自一個勇敢的開始。凱迪拉克相信,在創造偉大的道路上,每個微小個體的點滴都值得尊敬。與G7公路沿途的風沙作抗爭,正是從一點一滴的參與開始。凱迪拉克守護G7公益項目從啟動之初就同步面向社會公眾開放,以微公益的形式,號召團結公眾力量,聚力各界人士,用綠色植被的魔力來保護勇敢開拓者的建設成果,打造G7綠色絲綢之路。從日常“捐步”到“99公益日”,愛心人士捐贈及凱迪拉克配捐金額,累計已超過515萬元,所有款項都將投入下一年的項目中。

  2018年是凱迪拉克的公益元年。除“馭”沙計劃和“小胡楊計劃”之外,凱迪拉克還在今年啟動了助力鄉村教師的“小獅子計劃”,旨在依託互聯網的力量,為鄉村教師賦能,讓他們迸發更強大的職業生命力,將優質而公平的教育帶給更多鄉村學子。作為植根中國市場多年的豪華品牌,凱迪拉克未來還將依託現有三個公益項目打造的全新公益平臺,繼續在公益領域進行更多維度的探索與嘗試,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為更多的勇敢力量賦能,在平凡中創造更多偉大,為中國用戶帶來更豐富多元的品牌價值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