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3位科技工作者獲“何梁何利獎”
圖為:邵新宇教授。
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湖北省3位科技工作者獲獎:華中科技大學邵新宇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海軍工程大學王東教授、武漢科技大學張一敏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于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傑出科學家,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何梁何利基金累計遴選獎勵優秀科學家、工程師和産業領軍人才1306人,以其公正性和權威性成為社會力量設立科技獎的傑出代表。本次頒獎大會上,全國共56位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1人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7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湖北省獲獎數量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和浙江。
兩個“十年”奮鬥,只為“中國製造”
1998年從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聯合培養歸國後,邵新宇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工作。瞄準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需求,憑藉著“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邵新宇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收穫了多項創新研究成果。
第一個十年,邵新宇主持開發的汽車生産過程優化軟硬體平臺在東風、江淮、奇瑞、北汽等企業成功應用。此後,邵新宇將目光投向了汽車車身鐳射加工裝備與生産線,該領域涉及光學、材料、機械、控制等多學科交叉,難度極大。一方面,國外發達國家長期壟斷,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國內汽車製造企業對國産裝備與生産線的信心嚴重不足。
通過産學研聯合攻關,邵新宇主持研發的汽車製造高端鐳射加工裝備在合資和國産品牌汽車企業廣泛應用,用戶包括上汽通用、一汽紅旗、東風標致、廣汽本田等。改變了我國汽車製造中鐳射焊接、切割高端裝備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帶動了國産裝備的跨越式發展,並推廣應用到航空、航天等領域。
如今,邵新宇又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帶領團隊再出發,力爭為中國製造作出新的貢獻。
圖為:張一敏教授(前排左二)在實驗室與學生討論試驗結果。
逐夢深藍 變“跟跑”為“領跑”
我國現役艦船均採用機械推進系統,因主機落後、譜係不完整,制約了主戰艦船大型化和高航速的發展,我國中大型高航速艦船研製長期面臨“無動力可選”的被動局面。英美等國採用的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又存在體積重量大、機組並聯條件苛刻且耗時長、穩定性差等不足。
為此,海軍工程大學馬偉明院士創新團隊于2003年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技術路線,王東教授是團隊核心成員,主要解決了強非線性直流源和先進電力推進兩大技術瓶頸,成功研製出大容量高功率密度發電機與大容量高轉矩密度推進電機兩大核心裝備,攻克了制約我國艦船綜合電力發展的瓶頸難題,使我國在該領域成功實現了由“跟跑”向“領跑”的轉變,並已應用於多型艦船。
圖為:王東教授(左一)講解授課。
篳路藍縷 深耕“釩”事40年
“釩,就是現代工業的味精,人小鬼大。”張一敏形象地比喻,“如果説鋼是虎,那麼釩就是翼,鋼含釩猶如虎添翼。”只需在鋼中加入百分之幾的釩,鋼材的強度、韌性就會大增,既耐高溫又抗奇寒。
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釩的開發利用一直是發達國家競相佔領的前沿高地。
造化有情,全球90%釩頁巖賦存于中國。但提取一噸釩,需要近150噸釩頁巖礦石。而且,難處理、流程長、能耗大、成本高,是世界難題。再加上廢水排放、尾渣堆棄,帶來嚴峻的環境壓力。
苦苦研究“釩”事40年,張一敏闖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提取釩之路。創新研發氧化型釩頁巖“雙循環氧化綠色提釩技術”,奠定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創建原生型釩頁巖“一步法短流程提釩技術”,推動了全行業技術和裝備升級換代。發明主流二次鐵資源在線循環新技術,解決我國大宗鐵資源高效利用。(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龍華 趙鋆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