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為了人民的獲得感——荊門土地整治服務鄉村振興側記

2018-11-26 13:09:0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陳夢楠

  原標題:土地整治 為了人民的獲得感——荊門土地整治服務鄉村振興側記

  作為“長江中游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湖北首個整市推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荊門市農用地總面積1538萬畝,佔國土總面積的83%,其中耕地面積756萬畝。截至目前,累計獲批土地整治項目230個,建設總規模352.07萬畝,預算總投資74.94億元。

  近年來,荊門國土人深耕這片土地,雙手捧出的土地整治“荊門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牽住村莊發展的“牛鼻子”

  “咱老百姓的心中,有一本加減法的賬。”沙洋縣紀山鎮郭店村黨支部書記謝莫國説。借助南水北調漢江沿線土地開發整理的“東風”,國土部門整合資金,每戶村民約2000平方米的屋場交到村裏,只花5.5萬元就可住上成本16萬元的二層小洋樓。

  平整好的土地,還引來了金鳳凰。一家農業科技公司整體流轉了村裏的土地,667平方米的一畝地,流轉價1000元/年,每5年適當上調。

  “以前村裏不管是老人當家還是小兩口當家,都得圍著幾畝黃土地轉,老的出門打工沒人要,小的出門打工心裏不安生……”,村民李仁印説,現在情況變了,60歲以上的老人,新農村居民點或廠裏當環衛工人,四五十歲的,沿國道邊十幾家企業就業,離開土地後,家裏的收入蹭蹭往上長,從戶平1萬元漲到了5萬元。

  引爆郭店裂變的“奇點”何在?謝莫國和村民異口同聲:土地整治投入的第一筆資金,切切實實牽住村莊發展的“牛鼻子”。郭店裂變不是孤例。荊門高新區掇刀區團林鋪鎮七嶺村、京山市羅店鎮馬嶺村、東寶區栗溪鎮花屋場村、沙洋縣官垱鎮王坪村等村發生的新變化,也讓村民笑開顏。荊門市依託土地整治項目配套實施農民新居建設惠及農戶6772戶、33860人。

  豐收不怕收割忙

  9月23日農曆秋分,億萬農民第一次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回顧此前央視直播場景時,京山市石龍鎮國寶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桂中華語氣中難掩興奮:土地大整治,催生了橋米大品牌,樂呵呵的豐收場景上央視,橋米在電商平臺賣得歡,真正實現了口碑與腰包雙豐收。

  沙洋縣按戶連片耕種模式,作為近年來農村農業改革的亮點,連續兩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沙洋縣官垱鎮羅祠村三組村民羅烈文説,幸虧土地整治推了一把。

  三組35戶農戶,原有耕地320畝,田塊268個,每戶平均耕地9.14畝,分成七八塊田。疏溝填塘、修閘放涵、平整土地後,耕地面積增加到335畝,田塊反而減少六成,戶平減少田塊3個,村民自願、村委會主導,組裏九成九的耕地按戶連片耕種。

  往年秋收羅烈文急得上火,今年秋收“不曉得多安逸”。他説,以前田太散,收割機不能下田,人難請、費用高、耗時長,2018年用收割機快速搞定,綜合成本下降,家裏增收了近2000元。

  依託近年來的土地整治成果,沙洋已有87萬畝農田實現了按戶連片耕種。據測算,34萬名老百姓每年增收1.3億元。

  求解改革的公約數

  “田地怎麼個整治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漳河新區漳河鎮袁衝村村支部書記劉鳳珍説,村原來只有耕地573畝,整治後上升到829畝,因地制宜的改造,村民滿意度很高。“荊門的土地整治有一些自主創新的因素,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的獲得感是改革的最大公約數’的初心,不給老百姓帶來利益,改革談不上成功。”荊門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市國土整治局局長杜禮新談創新時,格外強調初心。

  市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以獎代補試點,是2016年荊門市13項農業農村改革試點工作之一。東寶區子陵鎮金泉村和漳河新區漳河鎮付集村率先吃起了螃蟹,兩個試點項目建設總規模1900畝,預算總投資678萬元,畝平預算投資3568元,財政獎補資金475萬元,獎補預算畝平2500元,與湖北省土地整治項目投資標準一致。“國土部門由過去的前方監管走向了後方服務,釋放了權力,簡化了流程,節省的資金全部用於工程施工。”杜禮新説,試點項目最突出的改革亮點是實行“誰種田、誰整理”,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最終實現了農戶、主體、政府部門的多贏。

  特色小鎮味道“農”

  遷村騰地,彭墩先行先試,10年前的貧困村,華麗變身為4A景區。

  彭墩效應正在放大:彭墩周邊的鐘祥市石牌鎮皮集、橫店、胡衝、胡劉、鄭坪和東寶區的江灣、楊灣、泗水橋、荊東等9個村,抱團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

  2015年,荊門市啟動建設第一個特色小鎮——漳河新區愛飛客鎮。依託愛飛客飛行大會,目前,該鎮已成為金秋時節的一個新旅遊熱點。

  位於漳河新區車橋、和平等村的昕泰産業園,是飛行大會的分會場之一。從村民手中流轉過來的1.5萬畝耕地,根據企業發展規劃投資1000多萬元進行了土地整治,建成大棚面積達200畝,分別種植番茄、草莓、葡萄等5種農産品。建起了葡萄酒莊、果酒生産線,生産番茄酒、桑椹酒等4種果酒。以這些農業産業集群為依託,辦起了距荊門城區最近的現代觀光農業産業園,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

  依託土地整治項目,特色越來越“農”的特色小鎮如雨後春筍,在荊門全境落地生根。

  這些鄉村振興的“新勢力”,活力四射。集體驗農業、創意農業、循環農業、科普農業、高端論壇等一二三産業高度融合的匯源農業綜合體,“打基礎”的低丘崗地改造項目讓企業吃了“定心丸”,蜜桃林、泉水柑基地、果汁工廠陸續建成。

  服務鄉村振興,荊門土地整治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