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燃星空——改革開放40年實踐思辨錄之二
解凍冰封大地,是太陽的溫暖。
解凍僵化頭腦,是思想解放的春潮。
突破思維桎梏,是改革開放的邏輯起點和爆發澎湃力量的源頭。
——題記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説,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維著的精神。
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與思想的解放相伴相生。中國改革開放的破曉,正是始於一場大討論掀起的思想解放颶風。陽和啟蟄,品物皆春。時代之光,點亮星漢燦爛。櫛風沐雨40年,舢板變成巨輪,湖北經濟總量劇增49倍。風雲際會40年,封閉走向開放,荊楚大地被喚醒,被激發,活力奔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把“金鑰匙”開啟了通往現代化的大門。
重要歷史關口,思想解放光芒閃耀
重溫歷史,87歲高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陶德麟眼眸閃光。
1978年7月17日,他受邀赴京參加“理論與實踐問題哲學討論會”。
兩個多月前,他剛剛讀到了《湖北日報》轉發的一篇“很不一樣”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篇《光明日報》首發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引發了席捲全國的真理標準大討論。
文章刊發後的一年半時間裏,湖北省委先後組織發動三次真理標準大討論和學習活動,解放幹部群眾僵化的思想。
今天,一張張泛黃的糧票、肉票、布票,在湖北省檔案館的庫房裏散發著歷史的氣息。
歲月無聲。它們見證了短缺時代的物資匱乏。
比生産力落後更讓人憂慮的,是當時社會的思想僵化、精神封閉,活力和創造力嚴重不足。
憶及當時參加大討論的心境,陶德麟的感受是“仿佛從陰暗狹窄的囚籠裏,跨到晴朗寬闊的原野上”。
這場決定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大潮,砸碎了“兩個凡是”的精神枷鎖。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旗幟,開啟改革開放偉大征程。“革命是解放生産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産力”。
以階級鬥爭為綱迅速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移,荊楚大地冰河解凍,萬木復蘇。
時針指向1992年1月18日10時30分,一列火車自北向南緩緩駛入武昌火車站。
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第一站,選擇了湖北。一號站臺上,他與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就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邊走邊談。
辦事情正確與否“主要是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句句振聾發聵,直指改革瓶頸期的要害本質。“發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談話如一夜春風,驅散了“姓資姓社”等長期以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思想霧霾,時代風氣煥然一新。
湖北省委學習南方談話時強調,“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快一點,政策再活一點,作風再踏實一點”,湖北改革發展快馬揚鞭。
2013年7月,歷史又一次選擇了湖北。
在湖北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召開座談會,就全面深化改革徵求意見建議。他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五大關係”: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東湖之濱,總書記發出全面深化改革總動員令。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定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根植于改革開放火熱實踐的又一次偉大覺醒。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發。
湖北頒布全國第一部促進改革的地方性法規《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進條例》。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帶領荊楚兒女砥礪奮進,湖北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夢想與現實的每一次轉承,奮鬥和拼搏的每一次接續,都在思想解放的燭照中迸放創新之光、活力之美。
挺直腰桿,“破”與“立”釋放市場活力
2018年10月24日,勁牌再次走到聚光燈下。
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揭曉,勁牌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少勳上榜。“只要你挺住,我就挺得住!”獲此消息,退休幹部馬清明想起了20年前風口浪尖上,他曾對吳少勳説的這句話。
1998年7月1日,大冶市國資局與吳少勳簽署産權轉讓協議,原國營湖北勁酒廠正式改制為民營企業。
此前一年,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前一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確強調,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改革大突破,促進新一輪經濟大發展。提出“八破八立”,直指陳規戒律。第一條就是:徹底破除單純以比重高低來衡量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傳統觀念,確立質與量統一的“主體”“主導”評鑒觀。
春天更暖和了,地裏的種子要發芽,枝頭的花苞要吐秀、要綻放!
但是,時任大冶市委書記的馬清明,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市委支持賣酒廠就是賣國!”“這是國有資産流失的典型!”
賣小不賣大、賣差不賣好的思維慣性下,不絕於耳的質疑聲,引來國家部委、湖北省及黃石市等各方面近20個調查組。
“八破八立”中,腰桿挺住了。省委調查組一錘定音:方向正確。
“靚女先嫁”,成為當時湖北乃至全國國企改革一個響亮的高頻詞。
2017年,勁牌有限公司營業收入104.9億元,納稅25.8億元。這是行業翹楚,用市場業績、社會貢獻對改革作出的精彩回應。
發展,發展,發展!
思想解放的“總開關”一旦開啟,浩蕩潮流澎湃向前,沛莫能禦。
39年前,當武漢市民鄭舉選等103名個體戶獲得漢正街首批營業執照、在“大一統”的計劃經濟城墻上鑿開一個缺口時,他們斷不敢想像——
今日城鎮,大街小巷遍佈超市賣場,輕點滑鼠商品送貨上門,201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7394.10億元。
38年前,當隨州農民方青善“偷偷摸摸”承包挑土河邊的3畝荒地時,他斷不敢想像——
今日農村,湖北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基本完成,44.6%的土地被流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11元增至2017年的13812元。
32年前,當中國國企首位“洋廠長”、德國專家威爾納·格裏希離開任職兩年的武漢柴油機廠回國時,他斷不敢想像——
今日湖北,17個千億元産業崛起,1.4萬餘家外資企業紮根,278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
鐵一樣的事實昭示我們,沒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生産力的大發展、社會活力的大迸發。
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被國際社會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改革計劃”。
偉大的探索,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解放思想,打碎原有的“罈罈罐罐”,可能面臨“萬丈深淵”,甚至“地雷陣”。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敢闖敢試”,改革,考驗的不僅是勇氣與決心,更是執政黨對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和準確把握。
進入新世紀,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湖北與沿海發達省份進一步拉大的差距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再次啟動思想解放“總開關”。
2002年,“一主三化”拉開湖北省縣域經濟民營化改革序幕;
2003年,“三個一批”戰略實施,一批民企發展成為排頭兵,一批國企迎來浴火重生;
2017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如今,民營經濟創造湖北省五成以上GDP、六成左右稅收、七成以上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八成以上新增就業、九成以上市場主體。
截至2018年上半年,每一萬名湖北人就有市場主體788戶。
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就是一次次的認知突破,讓我們對現代化、對市場經濟、對發展方式的認識,不斷提升、不斷成熟。
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就是一次次的不懈探索,跋山涉水中,為我們指引航向、凝聚力量。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
“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餘音繞梁,催人奮進。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進一步”,往往需要思考的“深一步”。
曾經,沙市最早為全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探路。一度叫響全國的“活力28 沙市日化”,為什麼在市場風雲中幾度浮沉?
早在“兩通”起飛、漢水橫衝之際,武漢三鎮就敞開大門喊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一律歡迎來武漢做生意”,為什麼到現在,“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仍或多或少存在?
改革進入深水區,不摘掉“不想改”“不敢改”的思想毒瘤,就不可能清除肌體上的頑瘴痼疾。“進一步”,往往需要權力的“讓一步”。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來一次觸及靈魂的革命。“放管服”改革,湖北省委、省政府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
757項省級行政審批等事項被取消、下放、調整,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取消,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網上辦事全覆蓋,企業開辦時間從22.5天壓縮至5天,湖北省行政審批仲介服務網建成。企業、群眾對“放管服”改革滿意率攀升至97.68%。“進一步”,往往需要制度的“快一步”。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黃金十條”,對科技成果類無形資産處置方式、收益分配機制進行突破性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實施,直面延續半個多世紀的城鄉鴻溝;試點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貸款;農墾、供銷社、國有林場、集體林權制度、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啃硬骨頭”……
幹成多少以前想幹卻沒幹成的事,就能激發多少社會潛能,燃燒多少創業熱情。“人盡其才,地盡其力,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百餘年前,孫中山先生對未來社會的願景正在變成現實。
解放思想,燃亮星空。
解放思想,是我們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品質發展新篇章、實現建設現代化強省夢想的重要法寶。(湖北日報全媒報道組 報道組成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芳 周志兵 劉娜 陳會君 江卉 彭小萍 楊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