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深層污水傳輸工程觀摩會舉行 大東湖深隧盾構掘進千米
圖為:在地下近35米深的3號井,1號盾構機掘進完成的深隧一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攝)
以“助力長江大保護,推動綠色大發展”為主題的湖北省深層污水傳輸工程觀摩會,12月13日上午在武昌大東湖深隧項目現場召開,來自湖北省住建廳,各地市州水務局、住建委以及項目參建方等各界代表共計200余人現場觀摩。
86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田水利學專家茆智出席觀摩會,並作關於長江大保護的主題報告。他披露的一組數據令人擔憂——每公頃農田化肥使用量,長江經濟帶是全國均值的1.29倍,是世界均值的4.58倍。另據中國工程院環境學部調查,長江流域氨氮年排放量位於高位,達到環境容量的210%。共抓長江大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武昌大東湖深隧跨越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東湖風景區,連接二郎廟、落步嘴、武東3個預處理站和北湖污水處理,全長17.5公里,是目前國內傳輸流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長、首次在主城區採用全地下式污水預處理站的排污深層隧道。項目建成後,與北湖污水處理廠相配合,每年將有效截留處理排入長江的污水2.92億噸,這也是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的標杆工程、建設水生態文明的示範工程。目前,先後始發的3台盾構機“綠投號No.1”“綠投號No.2”“綠投號No.5”正在地下掘進,已分別掘進600米、200米、180米左右,狀態穩定。
盾構始發後,全國各地30余家單位陸續前來考察交流。目前,深圳市前海至南山排水深隧系統工程已進入招標階段,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也在進行深隧排水系統研究。大東湖深隧工程的順利實施,將為國內類似排水深隧建設積累經驗。本次觀摩會湖北省市政工程協會主辦,武漢市水務局、武漢城投集團、中建三局承辦,省環境科學學會協辦。(湖北日報記者汪洋、通訊員阮哲予、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