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湖北名片” 襄陽西南崛起“有機谷”
圖為:雪後的谷城縣五山玉皇劍有機茶場仍生機勃勃。(視界網 李念 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只有把住生産環境安全關,治地治水,凈化農産品産地環境,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才能保證食品安全。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追求,就是政府的工作目標。
在2018年湖北省兩會上,支持襄陽“中國有機谷”建設寫入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
12月中旬,第五屆漢江流域(襄陽)農業博覽會舉辦,展示“中國有機谷”建設最新成果:襄陽市認證“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493個,面積290多萬畝;有機谷區域共認證有機産品166個,面積21.58萬畝。襄陽市評出了42個“金獎農産品”,其中有14個來自有機谷。
圖為:有機谷區域示意圖
踐行生態安全夢
襄陽市農委主任余濤介紹,中國有機谷位於荊山山脈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涵蓋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四縣市。這一帶,屬典型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背山面水,孕育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
從2013年開始,襄陽決定通過“中國有機谷”建設,踐行生態安全夢,同時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探索國家優質安全農産品生産、國家山區農業轉型升級、漢江生態農業開發和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創新推廣等相關實踐路徑。
襄陽市聘請中國農科院做頂層設計,編制“中國有機谷”規劃。有機谷區規劃總面積10667.07平方公里,其中南漳縣為起步區。規劃得到湖北省發改委批復,並上升為省級戰略。中國有機谷建設于2016年納入湖北“十三五”規劃,2018年湖北省兩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2月19日,南漳縣巡檢鎮峽口村張道剛通過微信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報喜,他種的30畝柑橘,因通過了有機認證並啟用追溯系統,價格每公斤12元,是普通柑橘的約6倍以上。
南漳縣有機谷管委會主任徐和林稱,張道剛的有機柑橘如此受追捧,反映出“中國有機谷”良好的發展前景。
推進五大工程建設
有機谷建設,重點包括生態建設、産業建設、標準建設、觀光旅遊、“+互聯網”等五大工程。
通過生態建設工程,有機谷區域共建設綠色鄉村200多個、綠化宜林荒山5.2萬畝、綠化水系1328.5畝。把高標準農田項目向有機谷區傾斜,建成高標準農田60多萬畝,修復土壤11.7萬畝;通過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推行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在保康縣店埡鎮老街村西溝,養豬場業主袁代財聯繫有機肥生産企業,將發酵物運走生産有機肥。之前,該養豬場糞污直排,污水橫流,豬舍下的岩石被染成黑色,路人掩鼻、作嘔。如今,糞污隨著封閉的管道,流進約50米外的異位發酵床。
為激勵産業建設,襄陽市設立了1億元有機谷産業基金和50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對取得有機認證的産品給予一定獎勵,主攻有機糧油、食用菌、林果、茶葉、蔬菜、養殖6大有機産業品牌。2018年,南漳縣以華茂糧油為龍頭,建設水稻有機生産基地2.8萬畝;以亮全食用菌合作社為龍頭,建設350萬袋有機食用菌基地。老河口市建成蝦稻共生基地1.1萬畝,投放蟹苗11.5萬公斤。
在標準建設方面,襄陽市圍繞糧油、食用菌、茶葉、蔬菜等重點有機産業,制定15個標準化技術規程,集結成冊,印發到有機産業主體和所有專業村,讓有機産業主體和專業村有標準可循。
有機谷區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三産融合的突破口,推進農旅融合。通過觀光旅遊工程,實現農區變景區、勞動變運動、農房變客房、産品變商品。有機谷區每個縣市著力培育一批休閒農業示範點,打造2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向全國推介。“+互聯網”工程,讓有機同網絡融合,産生聚變效應。谷城縣建成中國有機谷電商産業園,已入駐電商企業165家。南漳縣致力於打造有機産品交易核心區,已有省域展銷館17個,進駐有機生産企業50多家,展銷有機産品300多種。
打造新“湖北名片”
2018年10月,涵蓋鄂豫陜3省14個地市(不含武漢市)的《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有機谷建設理念與《規劃》內容和長江大保護精神高度契合。襄陽將借《規劃》落實機遇,將“中國有機谷”打造成産業之谷、富民之谷、休閒之谷,打造襄陽農業品牌,讓“中國有機谷”成為新“湖北名片”。
有機谷未來“長”什麼樣?余濤勾勒以下輪廓:
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有機、綠色、無公害産品全覆蓋,有機認證及轉換認證面積達到80萬畝。食用菌有機認證3000萬袋;畜禽有機及地理標識認證1000萬頭(羽)以上,實現有機産業産值200億元以上。
區域內所有企業達標排放,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省控斷面水質90%達標。完成土地整治32.2萬畝、土壤改良50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9.5萬畝。按照打造綠色水系的標準,完成通道綠化29條2054.25公里。建設市級綠色鄉村351個(其中建設省級綠色示範鄉村83個)。
根據國家和地方標準,梳理出種子、肥料、土壤、農藥、空氣、水、生産、産品、加工、銷售的具體標準和操作規程。圍繞包括水稻、茶葉、香菇、天麻、柑橘、桑蠶、蔬菜、土雞、土豬、水庫魚等10類産品,從生産、加工、銷售全産業鏈,制定相應的技術規程規範,按照標準技術規程實施。以有機谷區域為重點,3年內全部建成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體系。
沿有機谷區域建設2-3條大循環休閒觀光線路,到2020年建基地61個、農家樂86個、觀光線路21條。46個以上有機農産品進駐武漢中百商超、武漢舌尖禦品行銷中心。採取“+互聯網”模式,讓有機産品及關聯品牌在互聯網平臺上展示、推介、行銷。
支持經營主體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區域內設立分支機構和研發中心,培育打造一批名副其實的自主有機産品品牌。“中國有機谷”公共品牌共建共享,在此統領下,四個縣市打造若干個有機品牌,推出特色産品、高端精品、名優産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姜遠海 通訊員 田應濤 李豫富)
圖為:第五屆漢江流域(襄陽)農博會上,來自有機谷的豐富農産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姜遠海 攝)
連結
南漳打造五大有機産品基地
南漳以打造“中國有機産業第一縣”為目標,圍繞五大産業,打造有機産品生産基地。
據介紹,水稻方面,以南漳華茂糧油公司為龍頭,在沮漳河、黑河流域上游形成2.8萬畝水稻有機生産基地;
茶葉方面,以湖北水鏡茶業、藍雲茶業公司為龍頭,在肖堰鎮、巡檢鎮、長坪鎮形成9100畝有機茶葉生産基地;
香菇方面,以亮全兄弟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在東鞏、城關、長坪等地形成350萬袋有機食用菌基地;
柑橘方面,以橘農發柑橘種植合作社為龍頭,在巡檢峽口形成3000畝有機柑橘生産基地;
蔬菜方面,以湖北上膳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金南漳有機農産品(北京)有限公司為龍頭,形成1500畝高山蔬菜有機化生産基地。
該縣還規劃,以南漳縣五官山生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完成1萬羽土雞養殖,提供20噸土雞蛋;以南漳縣雲臺山水庫李朝陽養殖專業合作社、襄陽市三道河水電工程管理局漁場為依託,完成三道河、雲臺山、峽口等水庫2萬畝水面的水庫魚有機認證。
目前,五大産品基地正按照有機標準組織生産。該縣已獲得有機認證69張;有機認證和轉換認證種植基地13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16.7%。(湖北日報記者陳嶼、通訊員郭世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