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三江港實現鐵水聯運 長江中游多式聯運再添支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任瑤 攝)
長江中游多式聯運再添新支點。1月10日10時36分,一列滿載著1750噸鐵礦石的列車從三江港駛向鄂州北站,然後到達寶武集團鄂城鋼鐵廠。這標誌著三江港鐵水聯運正式開通。
記者在現場看到,1公里長的大型封閉式傳輸帶猶如一條“長龍”,一頭連著碼頭,一頭連著鐵路。船上的鐵礦石被抓取到皮帶上(圖一),全程不著地裝卸到火車上(圖二)。
中國寶武集團鄂城鋼鐵廠總經理賴曉敏介紹,公司每年從海外進口鐵礦石近400萬噸。過去,礦石運到三江港後,再用汽車轉運,通過防洪大堤和市區,行程約20公里,不僅嚴重污染環境,也不利防洪安全。據初步測算,僅鄂鋼進口鐵礦石改走鐵水聯運,運輸成本至少下降10%以上,能源消耗方面相當於減少消耗1200噸標煤。
三江港港區鐵路長5公里,與武九鐵路鄂州北站相接。中國鐵路武漢局武昌東車務段相關負責人表示,鄂州北站大型貨場佔地606畝,年設計運輸能力1000萬噸,初期主要轉運鄂鋼進口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港口—工廠),年運量400萬噸。後期,將陸續“聯運”進出鄂州的糧食、化肥、鋼材等大宗物資,助推鄂州經濟發展。
三江港是武漢新港重要配套工程,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擁有自然岸線28公里,可利用深水岸線15公里,可建5000噸級泊位83個。2018年11月,三江港區國際物流鐵水公空一體化多式聯運項目被納入國家第三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也是全國唯一銜接鐵水公空4種運輸工具的項目。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表示,三江港鐵水聯運的開通對推進湖北多式聯運發展、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意義。(湖北日報記者戴勁松、雷闖、通訊員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