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金剛石刀具加工業困中求變
圖為:湖北昌利超硬材料公司近年來與中國地質大學、中南科技大學、鄭州三磨研究所等單位聯手,研發的金剛石系列産品品質與銷售增長率均居國內同行前列,並出口歐美、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圖為1月12日公司員工在加工金剛石産品。(視界網 葉雁翅 攝)
走進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磨山超硬材料公司,近500平方米的廠房空無一人,只見數十台金剛石壓機整齊排列。“被環保督查叫停後,這種情況已持續4個多月。”翟小琴是這家公司負責人。和她一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當地百餘家中小企業老闆:一方面環保督查趨嚴,另一方面鄂州被選址建設我國乃至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用地日益吃緊。
何去何從?在歷經35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後,鄂州金剛石刀具加工行業面臨艱難抉擇。
環保壓力促行業升級
“不是原材料主産地,也不在産品主銷地,兩代鄂州人硬是從夾縫中蹚出一條路來。”鄂州市金剛石刀具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任曉光説:“最輝煌時,全市生産的刀頭和鋸片佔了全國九成市場。”
任曉光創辦的鄂州市藍光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步,現已做到20台壓機規模,也在封停之列。“鄂州金剛石刀具加工行業的發展幾經沉浮,如今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
2018年鄂州市環保局整治“散亂污”企業,位於主城區鳳凰街道的15家金剛石刀具加工企業被斷電關停。
任曉光稱,類似居住區、辦公區和加工區在一起的“三合一作坊”當然在整改之列。但近年來,行業內龍頭企業不斷創新技術,粉塵、噪音等已不再是難題,而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佈局分散這一弊端則迫切需要解決。
燕磯鎮被譽為“中國金剛石刀具加工第一鎮”。驅車穿行鎮裏,處處可見與金剛石有關的大小招牌,作坊式加工車間隨處可見,這些中小企業大都被當地政府貼了封條。“真正有一定規模的僅10余家,並沒有形成集約效應,與多年形成的品牌地位不相匹配。”一位鎮政府負責人説,村村點火,家家冒煙,導致環保、安全隱患逐年增多。
目前,全鎮只有金鋒、昌利和邁泰3家企業仍在生産,都在督查前通過了環評和安檢。在金鋒公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終於看到忙碌不停的生産車間。這家佔地30畝、有100多名員工的企業近兩年已投入近百萬元增配環保設備。
舊規劃趕不上新變化
從金鋒公司辦公區放眼望去,可見航空都市區安置小區的一棟棟在建樓房正在“長高”。這是以鄂州機場為主體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配套工程之一,即將啟建的機場恰好處於燕磯鎮境內。
1月16日,鄂州民用機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准通過。此前不久,鄂州市政府發佈的工作報告稱,2019年內將啟建機場核心區10平方公里空港經濟産業園,並將圍繞積體電路、高端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飛機改裝和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導入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這意味著越是靠近機場核心區,規劃用地越要謹慎!”燕磯鎮黨委書記曹暉説。
任曉光透露,本世紀初,政府部門曾在燕磯鎮規劃建設“金剛石刀具十里長廊”,佔地約2000畝。高峰時,全鎮從事金剛石生意的大小作坊、企業約400家,後經市場淘汰,逐步減少。然而,經多年發展,受大量非金剛石企業擠佔,這個規劃已不能滿足産業品質提升的需求,個別金剛石企業不得不到周邊地區謀求拓展。像富力機電等企業已遷至長江對岸的浠水縣散花工業園。
相對而言,金剛石刀具行業佔地面積大,稅收貢獻卻不突出,每畝佔地産出比偏低。走訪中,多家企業負責人坦言,這一行業起步門檻不高,競爭激烈,利潤很薄,甚至一些小企業多年來沒有納過稅。
記者從剛出版的《鄂州市金剛石行業志》上看到,到2018年底,全市共計200多家金剛石工具加工企業,年産值30億元左右。
做精做強是未來方向
2019年初,鄂州金剛石行業協會年會召開期間,上百名企業負責人聯名呼籲政府部門扶持産業集群發展,儘快規劃産業用地,將金剛石産業園規劃納入鄂州航空新城規劃。
應邀參會的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段隆臣説,金剛石刀具加工既是具有廣闊市場的行業,在鄂州也有多年的品牌沉澱,各方應協力幫助整個行業攻克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幫助産業持續健康成長。2018年,鄂州市金剛石刀具加工行業中13家企業與中國地質大學聯合成立“湖北新型超硬材料創新中心”,研發高精尖産品。
事實上,和金鋒等公司一樣正常生産的,還有附近鄂城新區內30多家金剛石刀具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以湖北鄂信鑽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前些年陸續遷入新建的産業園區,抱團發展,態勢良好。”鄂州市金剛石刀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嚴陶説。“只要條件合適,我也願意搬入園區發展。”金鋒公司總經理嚴春銀稱,儘管公司近10年建廠已先後投入數千萬元,但著眼長遠,進入産業園區發展肯定更有利。
多年來,鄂州市金剛石刀具産業集群一直名列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産業集群之一。鄂州市工商聯一位負責人稱,現在市區兩級都很重視金剛石刀具加工這一傳統産業的持續發展,正著手研究未來發展規劃,主要方向是做精做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曹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