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閆帥:讓思政課很“紅”也很“炫”

2019-02-01 13:40:4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閆帥:讓思政課很“紅”也很“炫”

圖為:青年教師閆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1600多人爭搶200個上課名額,上座率95%以上。在理工科院校,啥課這麼火?“馬克思不是90後,但要讓馬克思主義思想融入90後。”這門“網紅”課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這個“網紅”老師是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85後”講師閆帥。

  彈幕教學讓政治學常識流行起來

  “毛老師,我牙疼要去醫院,因上午有課,只能下午去,特向您請假。”6年前,剛接手《概論》課,這張請假條引起閆帥深思。

  “我何時被更名換姓了?下午的課就不是課?”閆帥反思,公共課程被“邊緣化”、老師隨課名姓,歸根究底還是學生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概論》內容高度凝練,初中就開設類似課程,學生無法從課程中擁有新的獲得感,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

  “要讓學生有代入感、獲得感。”在備課《概論》毛澤東思想章節時,閆帥分析,“90後”學生們從小生活在富裕、和平年代,很難體會毛澤東時代的生活情境,對於毛澤東思想也就難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失去學習興趣。

  “思政課不能‘曲高和寡’,貴在‘潤物細無聲’。”如何將“天下事”講成“身邊事”?道不遠人,是閆帥一直信奉的教學理念。

  父母、祖父母,他們口中的毛澤東時代的故事,便是活的毛澤東思想。

  “家族中最深刻的毛澤東記憶,是大伯和爸爸的名字,一個叫自力,一個叫更生。”課堂上,學生謝璞分享,她第一次覺得毛澤東時代距離她這麼近。

  “70歲的爺爺突然提出兩個願望,想去看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像,去韶山看毛主席故居。”學生古路洋説,爺爺的願望讓他深刻感受到一代偉人的力量。

  “給毛澤東、鄧小平製作的求職簡歷,利用抽查‘神器’進行的新聞播報,時髦的彈幕教學,合作授課的新模式,”學生韓菲驚訝,原來《概論》還能這麼上,對作業都多了幾分期待。

  一學期下來,學生們與閆老師的距離拉近了不少,拆掉“高墻”,政治學常識也逐漸流行起來。

  學思踐悟在書齋和田野間修條路

  在華中科大,另一門思政公共課《深度中國》走出校園,走向全國。

  這是一門別出心裁的課程,由13名老師聯袂授課,意在讓理工科學生不僅手上功夫了得,精神也同樣飽滿。閆帥是其中一員。“讓學生有深度、有人文情懷,首先老師要有情懷、有知識的厚度。”如何讓更多學生了解深度中國,閆帥用3個簡單的故事勉勵自己不斷深度學習。

  小馬過河——他悟出,歷史的經驗、過往的體驗會影響現在的判斷,要不斷豐富實踐,積累新的認識。“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才能讓理論變得飽滿、鮮活。”他主動到洪山區關山街道辦事處挂職鍛鍊,了解基層經驗,以關山街道的“身邊事”輔助論證授課中的觀點碰撞。

  盲人摸象——他悟出,片面的知識、局部的知識或許都是真實的知識,要博採眾長,形成完整的知識拼圖。“要在‘書齋’和‘田野’中修一條路。”他重走長征路,去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將人生閱歷擴展,從歷史精髓中汲取新營養。

  蝴蝶效應——他悟出,一朵雲會影響另外一朵雲,要苦練內功,向更多學生傳遞知識的能量。“不會段子、不互動、有代溝,沒人搭理。”閆帥笑稱,為了用學生感興趣的語言,講接地氣的故事,他抽時間就看網絡綜藝,學習最新“金句”。

  “希望作為大學生的你,不要被‘世俗’遮蔽雙眼,更不要隨‘市場’而起舞……”《深度中國》課堂上,掌聲不斷。

  “讓學生在理論上弄明白,才能在實踐中有方向。”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樹蔭點讚《深度中國》。

  閆帥也因授課內容喜聞樂見,被評為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獲華中科技大學“課堂教學卓越獎”等榮譽。(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