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黃岡市蘄春縣土庫村群眾孫陽春脫貧啟示:重塑自我唯有勤

2019-02-26 17:31: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湖北】【客戶稿】重塑自我唯有勤——黃岡市土庫村群眾孫陽春脫貧致富啟示

孫陽春查看養殖的生豬(蘄春縣委宣傳部供圖)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劉英君曌 通訊員 陳鈺 黃煥 呂鴻):2月25日,群山環抱中的黃岡市蘄春縣張塝鎮土庫村空氣清新碧空如洗,土庫村村民孫陽春套著長筒靴忙碌于田間地頭。談到馬鈴薯種植,他格外熟稔:“田地得深耕細耙,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種植得適當密植,深種深蓋土,這樣結薯量就上來了。”

  一眼望去,偌大的連片地塊嫩綠喜人,孫陽春抹了一把臉,驕傲地説:“下一步搞好澆水、施肥、除草,端午節前後就能上市,我這無公害品質搶手得很,一斤能賣到一塊多!”

  同行的駐村扶貧隊員方童星、吳瀾濤介紹:“老孫是技術派能手,馬鈴薯只是他産業脫貧的一個縮影。”

  土庫村地處鄂皖交界處,距離張塝鎮區12公里,全村508戶2032人中尚有162戶460人未脫貧。孫陽春的脫貧致富經歷,讓村民們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

  2013年,土庫村村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孫陽春入列貧困戶。2014年初,他主動報名參加了由蘄春縣農業局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種田是主業,孫陽春心痛於一些田地因戶主外出務工拋荒,當年就在土庫、孫衝、胡塆、塘坻等地“撿”種200余畝;養豬、養牛多管齊下,合奏起“春亞家庭農場”序曲。

  年底回籠算賬,孫陽春一下子傻了眼——塘坻村90畝田地,除開種植人工、運輸管理、油費開銷等,到手不足3000元!“我是揣著夢想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不過,吃點虧不算晚,終於明白了‘有多大腳才適合多大鞋碼’!”孫陽春感慨頗多。

【湖北】【客戶稿】重塑自我唯有勤——黃岡市土庫村群眾孫陽春脫貧致富啟示

孫陽春搬運肥料(蘄春縣委宣傳部供圖)

  征程再上,義無反顧。2017年,不服輸的孫陽春這次選擇了“收縮戰線”——種植面積穩定在自己能力範圍內,30畝;養殖黃牛8頭、生豬16頭,“每天淩晨四點起來,煮豬食、喂牛,再把黃牛送到山崗上放養,一早便搭乘班車到劉河、青石等臨近鄉鎮做小工,晚上再伺候豬牛。”孫陽春回憶道。

  一年下來,他整整瘦了十來斤,但是産糧3萬餘斤、年綜合收入7萬餘元的收穫讓他笑得格外燦爛——“這輩子做夢都想著脫貧,沒想到真的如願了!”他誠懇地説:“教育扶貧,幫助我三個孩子能夠走進學堂;産業扶貧,給我增添了多元化種植養殖信心,我發自內心感謝黨的好政策!”

  瞅準“電商經濟”,孫陽春的腦袋瓜又活泛起來,2018年他還開闢出化肥代銷、西瓜蘿蔔套種、豆粑網銷模式,新增獲利2萬餘元。土庫村村支書王國富介紹,孫陽春熱心於村裏的河堤整修、鄰裡救助等公益事,在他的帶動下,土庫村的農副土特産品開始逐步走出深山,走向市場,帶動廖理奎、張茶花、孫民啟等群眾年增收2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