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東湖綠道”代言
原標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東湖綠道”代言——讓綠色福利澤被子孫後代
眼下的東湖綠道,風景正好。
“今天天氣好,去綠道騎行吧!”在晴好的週末,約上親朋好友,去東湖綠道散步騎行,悄然成為武漢市民的新時尚。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東湖綠道建設,始終遵循生態優先理念,已成為一張超高顏值的武漢名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3月10日,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為“東湖綠道”代言,且聽他們怎麼説——
還湖於民,打開城市公共空間
代言人
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亢德芝代表
【我代言】
百餘公里的東湖綠道,已成為大武漢的一條生態綠道、惠民綠道、文化綠道。
我也經常攜家帶口,徜徉詩畫綠道。作為東湖綠道規劃的參與者,倍感自豪。
世界級綠道,瞄準世界級標準設計。東湖綠道被聯合國人居署列為中國首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示範項目,共同推動建設,並三次在國際性會議上推廣。
為什麼綠道如此受市民和遊客喜愛?
東湖是湖北最知名的景區之一,但過去廣大市民可進入範圍並不多。東湖綠道回應了群眾情感燃點,徹底打開了景區空間,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還湖於民、還路於民、還綠於民、還景於民。
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在規劃過程中,東湖綠道實現了完整閉環的公眾參與模式,在規劃中充分體現了市民意願。東湖綠道的規劃建設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綠色共享”的設計理念,給市民提供更可達、更生態、更包容的公共休閒空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同時,東湖綠道與東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效結合,最大程度保護了東湖區域生態環境,並實現了東湖與城市的良性互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生態效應,讓最廣泛的群眾共享民生成果。
【我建議】
繼續擦亮東湖綠道品牌,提升城市品質,涵養人文氣息。規劃建設更多的普惠性民生項目,努力構建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生活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聚集第一資源
代言人
華工科技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新強代表
【我代言】
從朋友圈看到,這兩天武漢天氣不錯,東湖綠道遊人如織。
東湖綠道建設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武漢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山水優美。綠道建設提升城市品質,提高了城市競爭力,對旅遊業發展、招商引資都有重要意義。
“遊東湖、逛綠道”成為旅遊熱門線路,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我們企業在東湖開發區,屬大東湖地區。這裡匯聚了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的年輕人非常多。綠道建設,讓城市有看頭,生活有奔頭,對武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都有促進和幫助作用。
綠道建設折射綠色發展理念。從産業佈局看,綠色發展要加強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讓製造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相結合,讓製造業插上騰飛翅膀,促進傳統製造業邁向價值鏈高端。
【我建議】
武漢市的城市管理還有提升空間,綠化可以再多一點,管理可以再精細一些。
為27棵大樹“讓路”,力求景觀原生態
代言人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係副教授劉江東代表
【我代言】
武漢大學離綠道很近,我經常帶家人和遠道而來的朋友,到東湖綠道走走。
陪一位台灣友人走綠道時,我給他講了一個發生在磨山道的故事。
磨山道本來要建成寬度不低於6米的國際環湖自行車賽賽道,不少狹窄地段需拓寬,這就導致緊貼路邊的27棵大樹要永久性搬家或被砍伐。是保路的寬度,還是保植物生命?綠道設計專家開會投票,結果沒有一人舉手贊成移樹。為保護東湖生態,綠道維持4米寬的標準不變。台灣友人聽完後,頻頻點讚。
東湖綠道是武漢市的驕傲,是“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亮麗風景線,是湖北上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
春天賞櫻花,夏天看荷花,秋天聞桂花,冬天有梅花。市民既可飽覽湖光山色,又可運動健身,老少咸宜。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武漢投資、居住,東湖綠道作為武漢綠色、宜居、清潔、美麗環境的一部分,在城市發展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我建議】
東湖綠道增加一些國際化元素,標識、楚文化背景説明等增加英文介紹,方便外國遊客了解武漢了解荊楚文化。
一汪湖水,承載市民的幸福感
代言人
住鄂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九三學社副主委梁鳴
【我代言】
聆聽蟲鳥天籟之聲,感受脈搏跳動節律。
漫步在碧波垂柳、落雁棲霞、湖光瀲艷、群山攬翠的東湖綠道,喧囂的城市頓時安靜下來。
我作為一名東湖綠道規劃建設的親歷者,對於“昔日揚塵滿天飛,今朝美景撲面來”的感受尤為深刻而自豪。
規劃設計之初,大家將生態環境作為重點考量。綠道規劃建設充分依託東湖山、林、澤、園、島、堤、田、灣八種自然風貌,沿用原有的自然基底提升打造。利用綠道形成的綠廊,將城市與生態保護區域有機結合,緩解城市發展與自然保護的衝突。綠道全程採用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運用多種措施改良生態系統;規劃13條生物通道,保證水生動物、兩棲動物自由穿行。
為保護生態,建設者們整體保留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生長良好的湖灣;放棄修路,改為建造耗資更多、工期更長的水系連通橋……
東湖綠道,有老武漢人的過往故事,有新武漢人的青春回憶。一份濃濃情意讓這條綠道、這片湖水變得分外讓人動心,成為廣大市民的幸福感所在。
【我建議】
將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設的經驗推廣,讓全國涌現更多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項目,讓綠色福利惠及子孫後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志兵 會君 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