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齊亮相 健博會成大健康科技前沿舞臺
大健康博覽會上高精尖設備引圍觀 長江日報記者詹松 攝
隨著健博會的召開,大批行業名企加速佈局武漢。質子治療、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智慧物聯網、人工智能中心……一批高、精、尖醫藥科技前沿技術和産品爭相進駐武漢。
據了解,在生物技術方面,武漢成果驚人,武漢的生物技術誕生了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體外控制膠囊內鏡、熱層析成像、小口徑倣生人造血管、肺動脈帶瓣管道等世界級原創成果。
醫用重離子加速器
精準殺死癌細胞無需住院
用直徑20米的巨大粒子加速器,每發將10億個肉眼無法看見的碳離子,以每秒21萬公里的速度打入病人體內,可以殺死深達30釐米的癌細胞。
4月9日,在健博會A2館,由國科離子公司展出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引來許多觀眾圍觀。
“碳離子可以將癌細胞DNA分子的雙鍵打斷,使其難以修復,腫瘤便不會再復發。”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主任肖國青介紹。
據悉,重離子射線被稱為“放療4.0”,是目前公認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方法。“X射線、光子射線等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會把正常細胞也連帶殺死,而重離子射線是穿甲彈,可以精準殺傷癌細胞,對沿途和周邊健康組織的損傷較小。”肖國青解釋。
比起手術治療,重離子射線治療可以無創,不流血,病人甚至無需住院治療。“日本已有6台類似設備。”肖國青説。這臺我國自主研發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不但價格和維護費用比進口産品低,而且掃描模式、治療頭佈局更加合理和多樣化。
目前,這一“國之重器”已簽約落戶武漢開發區,將建設重離子醫院,未來將為腫瘤患者造福。據介紹,重離子可以治療除血液腫瘤之外的各種腫瘤,一般治療每天一次。根據癌症類型和大小,確定一次或分幾次到十次左右治療。治療時,沒有疼痛等感覺。治療後,癌細胞會自己死亡,並被吸收。目前,治療費用要比傳統放療更高,估計在十幾萬元和20萬元之間,但比起國際同類醫療,要便宜得多。(長江日報記者康鵬 通訊員張敏)
診立得
新型CT掃描完就能獲診斷信息
4月9日,世界大健康博覽會舉行新品發佈會,西門子SOMATOM go. Top新型未來CT、靜脈麻醉藥瑞馬唑侖和口服靶向抗腫瘤藥吡咯替尼正式亮相。
發佈會上,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代表企業,分別發佈各自的全新産品。SOMATOM go. Top新型未來CT採用集成化的診斷平臺,不僅能迅速完成掃描,同時進行智慧化前處理,CT設備掃描完就能獲得相應診斷信息,達到“診立得”的效果,從而為腦卒中和胸痛等急症患者贏得關鍵的黃金時間。據介紹,新款産品提升了診療精準性和工作效率,在降低輻射劑量的同時,提升CT檢查報告品質,未來可運用於臨床診斷和身體檢查等範圍。
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是恒瑞自主研發的1.1類創新藥,用於患者的靜脈麻醉,目前已進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的優先審評程式,預計在今年7月上市。乳腺癌抗癌新藥吡咯替尼是恒瑞自主研發的1.1類EGFR/Her2抑製劑,顯著提升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去年8月獲得國家優先審批上市。
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全國市場醫學總監時波介紹,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用於無痛胃腸鏡等診療鎮靜,還有極大潛力應用在全身麻醉、ICU鎮靜、區域阻滯的輔助鎮靜,對於推進舒適化診療工作具有社會意義。(長江日報記者劉晨瑋 胡冬冬)
5G+VR
帶你進實驗室看“試管嬰兒”誕生
9日,健博會醫療科技館,一場特別的直播正在進行。體驗者帶上VR眼鏡,便立即置身於20公里開外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實驗室,目睹試管嬰兒誕生的過程。
長江日報記者戴上這副基於5G技術設計的VR眼鏡,眼前出現的是中南醫院門診六樓生殖醫學中心實驗室,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通過工作臺上的電腦顯示屏,可清楚地看到精子注入卵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
通過視頻連線,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馬玲詳細介紹了“試管嬰兒”的操作方法。胚胎培養箱是生殖中心實驗室的核心設備之一,可以模擬人體的環境。打開培養箱,裏面像冰箱隔層一樣分成多個“單間”,每一層隔板上放著幾個透明玻璃皿。這些“單間”就像人造子宮,合成好的胚胎就存放在這裡,待時機成熟送到媽媽的子宮孕育。
馬玲介紹,即使生殖醫學中心的工作人員也不可以隨便進入實驗室,但在5G技術的支持下,市民“進入”實驗室觀摩則成為現實,科技為我們長出了“千里眼”。(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
倣生人造血管
武漢首創,血管永久不再老化
將病變或老化的血管取下來,換上三層倣生人造血管,血管再也不會壞了。9日,在健博會生物醫藥館,這種倣生人造血管的生物材料技術引人注目。
這個生物醫療項目由武漢光谷生物城武漢楊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該項目主管李哲説, 這種人造血管生物材料是全球首創,是一種聚氨酯複合材料。目前,這種材料在所有人造血管中組織排異反應最小,抗凝血效果比玻璃還要好,永久不再老化或變壞。
三層倣生人造血管項目在2017年、2018年期間,連續兩年獲列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它主要瞄準小口徑血管、骨、軟骨等人體結構組織工程構建技術與産品研發。該項目由楊森生物牽頭,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長江日報記者柯美學)
服藥遠程督導系統
“藥吃了沒”醫生第一時間掌握
結核病服藥週期較長,患者吃吃停停很容易導致耐多藥結核的出現,使治療更加棘手。不過,隨著服藥遠程督導系統的啟用,這一問題已成為過去。9日在醫療科技館,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重點展示了這一網絡黑科技。
該院副院長趙俊介紹,這套服藥遠程督導系統去年啟用,目前已獲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患者只需關注醫院微信公號,即可通過“服藥督導”進入小程式,開啟手機攝像功能,拍攝服藥短視頻後自動傳輸到醫院後臺。若患者需要在每天中午12時服藥,到下午4時醫生還沒有收到患者的服藥信息,則會立即打電話提醒。(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