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博物館課堂走進106所學校
圖為:4月4日,十堰市東風22小學,第150堂十博課堂正在授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人類是從什麼進化來的嗎?”
“古猿!”“單細胞生物!”“魚!”
4月4日,十堰市東風22小學,第150堂十博課堂正在授課。孩子們的歡笑聲穿透屋頂,十堰市博物館館長胡勤習以為常:“每次都是這樣。用個流行詞,氣氛那叫一個‘燃’!”
十博課堂是十堰市博物館2015年9月開始推出的社會教育課程,已先後走進106所學校,足跡遍佈十堰城鄉,對象覆蓋殘疾兒童、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共5萬多人。
文博知識進課堂
十堰市博物館于2007年7月建成開放。頭一個月免票,23萬人涌入。8月開始售票,頓時“門前冷落車馬稀”,一天只接待幾十人。在博物館遇冷的同時,文博知識的傳播存在諸多盲點與空白。“‘鄖縣人’頭骨化石在1990年代被發現,可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鄖陽人不知道。”胡勤説。
怎麼辦?博物館課堂主動走進校園,走近孩子。
十堰市博物館聯合教育部門,啟動國旗下的講話、博物館之窗、文博知識進校園等活動,在此基礎上,于2015年推出十博課堂,思路是“將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轉化為課堂教學內容,讓孩子們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增長知識”。
開設的第一門課程是“我們從哪兒來”,結合“鄖縣人”頭骨化石,講述人類進化史。課程搭配特製的“教學包”,包括頭骨化石、手斧、砍砸器(均為複製件)等,課件極少枯燥的文字表達,多用圖畫和卡通。最有趣的環節是按6個大的歷史階段準備了6種假發,上課時,邀請6名同學戴上假發,假扮各歷史時期的人類模樣。“把人類演變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讓他們印象深刻。”十堰市博物館副館長肖道林説。
2015年9月,“我們從哪兒來”在十堰市特殊教育學校“首演”,大獲成功。“孩子們很少出遠門,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機會去大博物館。我相信,今天這一課,能讓孩子們記住一輩子。”十堰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任婕説。一名九年級學生給博物館寫信:“遠古的人,原來是這樣的啊:嘴巴彎彎的,眼圈大大的,頭髮長長的。以後,我要去博物館看看真的化石。”
此後,十博課堂又推出4門課程:給幼兒園小朋友講“寶寶愛恐龍”,給低齡學生講“長大我也造汽車”,給中學生講“仙山武當”和“聖水漢江”。
把文明撒進心田
2019年3月,十博課堂走進武漢,在武漢經開區黃陵小學、省第二保育院、水果湖一小、武昌實驗小學等4所學校授課21場,1200余名孩子聽課。除“我們從哪兒來”等原有課程外,十博課堂這次還新增“聊聊十九大那些事兒”和“話説監察法”兩課。
這兩門課程的課件製作者都是十堰市博物館講解員易西子。“剛接到任務時,懵了。”她説,十九大、監察法都是非常嚴肅的課題,距離孩子們比較遠,講這些孩子們聽得懂、會感興趣嗎?找資料、設計、選突破口,易西子花費兩個月,大改4次,小改動無數,終於完成“聊聊十九大那些事兒”課件。2018年6月,首次在東風44小學授課。“起初有些忐忑,但隨著課程深入,孩子們看到高鐵、天眼、蛟龍號、國産大飛機都哇哇大叫起來,還有的熱淚盈眶,我這才放心。”
“以前,我們的定位是‘文博知識課堂’,現在加入了時事政治內容,成為‘社會教育課堂’。”胡勤説,十博課堂仍然重點鎖定邊遠山區。2018年3月,十博課堂來到鄖陽區城關鎮堰河完全小學桑樹埡分校。這裡只有3名學生,老師陳喆已堅守10年,主要講授基礎課程。歷史文化等課程,由於沒有專門的老師,3個孩子了解很少。“上完課後,孩子抓著我們的手不讓走,非要我們答應以後經常來。”胡勤説,對於很多偏遠貧苦地區的孩子來説,博物館只是存在於課本和電視中的概念,鄉村孩子有一顆渴求知識的心,十博課堂就是一扇讓他們看到外面世界的窗戶。
記者手記
讓文物“活”起來
旁聽十博課堂,最大的感受就是“活”。語言淺顯,話題活潑,孩子們爭著搶著回答問題、上臺表演。在這樣的氣氛中,文物不再是靜止不動、沉默不語的,仿佛變成一個個動人故事,串起一條鮮明的歷史脈絡。
“活”起來的還有博物館。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文明的殿堂,也是普通民眾欣賞和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讓這個窗口更好地發揮作用,與大眾互動?十博課堂作出了有益探索,通過走進校園、走近孩子,特別是偏遠山區裏的孩子,原先沉睡在展廳中的文物被喚醒,文物價值得到充分利用,更彌合了城鄉在美育、人文素養教育中的資源鴻溝。
一部《國家寶藏》,在全國掀起博物館熱,引燃國人對五千年文明的自豪。十博課堂堅持近4年,用文化浸潤5萬多名孩子的心田。平臺有大小,其意義卻一般無二。(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戴文輝通訊員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