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路“跑神”熱切關注 漢馬成貨真價實“最熱賽事”
2018年武漢馬拉松的選手們經過武漢市地標“武漢長江大橋”和“黃鶴樓” 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14日,2019武漢馬拉松就將鳴槍開跑。創辦幾年來,每到4月的第二周,這項“零差評”賽事便會最大限度地撩撥全國跑友們的神經。2019年也不例外,24000名選手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會聚武漢,再次用腳步丈量那條舉國聞名的“最美賽道”,用目光領略江城迷人的春天。
賽事扎堆,漢馬最熱 令各地“跑神”們心動的首選
“漢馬的簽太難中了,因為報名人數實在太多。去年我沒中,今年運氣不錯,總算中了一個。”深圳跑友曹峻開心地説。據了解,2019年漢馬共有155093人報名,超越上海馬拉松在2016年創造的153163人的報名人數紀錄,成為國內人氣最旺的馬拉松賽事。“我很期待在這個週末到武漢,去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
毫不誇張地説,每到4月,中國的馬拉松就會進入“武漢時間”。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從4月7日到4月14日一週時間內,全國大大小小的馬拉松賽事多達20余場,而在4月14日漢馬舉辦當天,全國同時舉辦的賽事就有13場。而武漢馬拉松則是這些賽事中最具魅力、最令跑友們心動的第一選擇。因此,當諸多國內跑步圈“大神”的名字出現在2019年漢馬參賽名單中時,一點都不意外。
曹峻在國內登山、戶外、馬拉松領域擁有為數眾多的擁躉,更算得上馬拉松圈裏的“大神級”人物。2月7日,他與兩位北大校友參加2019年世界馬拉松挑戰賽,完成了7天之內(168小時)跑完7場馬拉松(簡稱777挑戰賽)的壯舉。
曹峻説,在全世界跑過這麼多的馬拉松後,早已過了單純追求成績的階段,他更看重的是參與過程中的感受。“雖然我今年是第一次參加武漢馬拉松,但對它的口碑早有耳聞。許多跑友都告訴我,漢馬是中國馬拉松賽事中組織最好、賽道最美、體驗最佳的賽事,我當然不會錯過。”他説,自己對武漢並不陌生,從上中學起就多次來過武漢。但有機會用跑步的方式、與朋友們共同穿越武漢經典的“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了解城市的文化和風情,將是一種極其令人神往的經歷。
“馬哥”馬亮武在國內跑步圈也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不光是因為他堅持長跑長達30多年,更因為他跑遍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東京、柏林、倫敦、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全部六站!去年中了簽的他本已飛到武漢,卻因家中臨時有事與漢馬失之交臂,“今年我一定要彌補這個遺憾,我的獎牌收藏庫裏就差一塊漢馬獎牌了”。
四大滿貫,尤愛武漢 美籍華人籌劃“小龍蝦”之旅
打通熊建平的電話時,他正忙著與全國各地跑友們聯絡,準備本週末的接待工作。“好多跑友都要來武漢,我正在統計人數,準備安排個接風宴”。
兩年前,從國外回漢創業的美籍華人熊建平迷上了馬拉松,至今前前後後已跑了20多場,天南地北結識了不少跑友。“3月31日我跑了重慶馬拉松。當地的朋友非常熱情,請我們吃了火鍋。當時我就想,漢馬算我的主場,該怎麼接待這些朋友呢?後來看到今年漢馬紀念版跑鞋上全是小龍蝦的圖案。武漢現在又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就想到用它來招待他們。”他接著説,“當然了,外地跑友來漢馬肯定不是奔著小龍蝦來的,良好的口碑才是吸引大家最重要的因素。我跟跑友們交流時,他們都説漢馬的賽事組織運營在國內馬拉松賽事中是最好的。”
熊建平説,自己不算資深跑友,但他今年的目標卻已確定:跑遍國內四大滿貫賽事,然後在年底前往美國參加紐約馬拉松。“今年四大滿貫賽事是重馬、漢馬、廣馬和北馬。重慶已經跑過了,漢馬是第二站。”他透露,“從重慶回來一直在訓練調整狀態,每週長中短距離要跑3次,漢馬爭取跑出個PB(個人最佳成績)吧。”
他最後提到,今年在重慶跑馬拉松時遇到了一些意外。一是賽後領取完賽包時出現了擁擠混亂的情況,二是航拍的直升機高度不夠,卷風把賽道兩側的廣告牌都吹飛了,差點傷到人。“這些情況挺值得漢馬組委會借鑒,一定要保住漢馬‘零差評’的招牌啊”。
最美賽道,最嗨觀眾 東湖畔的東道主真誠邀請
外地跑友躍躍欲試,武漢本地的馬拉松愛好者們也正在厲兵秣馬。“我們跑團這次一共有24人參賽,全馬15人,半馬7人,健康跑2人。此外各地的校友大概有48人將來參賽。”武漢大學珞珈跑團的“新聞發言人”張晶老師介紹説。
武大珞珈跑團成立於兩年前,成員皆是武大教職工。這兩年來,跑團成員前往全國各地參加了數十場馬拉松比賽,但最讓他們看重的還是家門口舉辦的漢馬。“每當漢馬來臨,我們都會把中簽的成員組織起來進行專項訓練。除了各人訓練在群裏完成打卡外,每週日上午我們還特別聘請了學校的專業中長跑教練指導訓練。此外,跑團內分工明確,有監督訓練的,有保障後勤的,有負責宣傳的……沒有中簽的成員熱心為中簽的成員服務,大家非常團結,只為在漢馬中展現出我們這個團隊的風采”。
張晶本人今年仍將參加半馬的比賽。“漢馬真的是在我們‘家門口’辦。淩波門前的‘尖叫隧道’已經成為漢馬一道亮麗的風景。”她説,“比賽時我們團會穿上統一的服裝。很多外地的朋友看到後知道我們是武大的,都很主動地過來跟我們交流。他們對漢馬超貼心的服務讚不絕口。最讓外地跑友稱讚的就是無處不在的志願者,和數量充足同時設計又很人性化的補給站。去年跑半馬剛下沙湖橋,我兩條腿都抽筋了。那裏離終點不遠,本已沒有醫護站,但馬上有醫療志願者過來扶住我並陪我一起走過終點。這種服務和待遇,也只有在漢馬才能享受到。”
家住珞珈山,訓練在東湖綠道,珞珈跑團算得上真正的漢馬“東道主”了。張晶説:“這裡有最美麗的賽道,最熱情的人們,一定能給跑友帶來最好的體驗!武漢歡迎你,漢馬歡迎你!”她代表跑團向全國跑友發出了真誠的邀請。(長江日報記者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