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本三廠一期建成投産 為武漢萬億汽車産業集群“鑄芯”
東本三廠生産場景 長江日報記者郭良朔 攝
4月12日上午,隨著一輛CR-V緩緩下線,東風本田第三工廠一期工程正式投産。
三工廠新增12萬輛産能,將使東風本田突破“産能瓶頸”,並助其佈局新能源汽車、加快向百萬輛車企邁進,也將提升武漢市整車製造能力,加快推進汽車産業結構調整、搶佔下一代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制高點,助力武漢打造“世界車都”和萬億汽車産業集群。
東風本田是湖北省首個年産值過千億的單體企業。2017—2018年,東風本田連續兩年年産值突破1000億元,年産量也連續兩年超過70萬輛,其中,東風本田2018年批售量超72萬輛,産能利用率超過140%,而東風本田現有的一廠、二廠合計産能為51.2萬輛。生産能力嚴重不足,成為東風本田跨越式發展的“瓶頸”。
東風本田第三工廠于2016年12月8日啟動建設,到4月12日一期項目建成投産,歷時855天。東風本田第三工廠佔地面積1475畝,按照一次整體規劃,分兩期進行實施,二期項目明年投産後最終達成24萬輛産能,使東風本田有望成為湖北省首個年産量可達100萬輛的汽車製造企業。
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介紹,東風本田第三工廠按照本田全球最好的工廠目標進行規劃和建設,在環保和製造技術方面業界領先。
據介紹,第三工廠在一廠、二廠的基礎上,使用了全球最先進的汽車製造工藝和技術,充分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化工廠。衝壓車間導入全球領先的全伺服、高速化柔性衝壓線,4.3秒即可完成一件衝壓件,相比一、二工廠,效率大幅提升,單臺成本降低。焊裝車間一期項目一次性導入機器人數量超過200台,實現了打點自動化率100%。總裝車間在國內首次使用自動升降功能臺板,可在200毫米—1750毫米範圍內任意設定車下作業空間,可對應新能源車型、傳統燃油車型的柔性化生産。節能環保方面,油漆涂裝全部實現自動化涂裝,降低了能耗,減少了排放。
東風本田第三工廠將實現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汽車的柔性化共線生産,將是湖北首家實現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共線生産的整車製造廠。新廠首款投産車型是在一廠、二廠已經量産的CR-V,未來還將導入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其中將於今年上海車展發佈的東風本田首款純電動汽車就將在東風本田第三工廠生産。
東風本田所在的武漢開發區,是全球汽車工廠最密集的區域。沿東風大道向南,方圓10公里半徑內,聚集了東風乘用車、東風新能源、東風本田、東風雷諾、東風風神、神龍、吉利等整車企業,共生産37種汽車車型;同時聚集著格特拉克、德爾福、法雷奧、偉世通、萬向等汽車零部件企業500多家,産品涵蓋變速箱、底盤、車身、電子、內飾、玻璃等;並擁有東風、法雷奧、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等14家省級以上汽車研發機構,一條世界級汽車工業走廊日漸形成。
當前,該區正加速建設國家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基地,引進培育“三電”系統、智慧晶片、無人駕駛、通訊導航等下一代汽車項目,建設萬億級汽車産業集群,並打造“世界車都”。東風本田第三工廠的投産,讓“車都”朝著“下一代汽車”之城邁出了一大步。(長江日報記者李金友 張智 通訊員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