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産火箭衛星簽下大單
圖為:2018年9月29日,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完成第二次商業發射。(資料圖片)
4月24日,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市政府在漢舉辦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當天,航天科工旗下火箭公司和行雲公司簽下多個訂單。
這次簽約,航天科工火箭公司是大贏家。該公司與未來導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快舟火箭發射服務合同,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運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微厘空間一號系統S3、S4試驗衛星。火箭公司還與武漢市科技局簽訂“快舟·楚天號”冠名協議,這是快舟火箭首次冠名。
行雲公司是航天科工旗下衛星公司,該公司與武漢市經信局簽訂行雲二號衛星發射合作協議,圍繞衛星發射運營策劃實施品牌宣傳,提升武漢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該公司還與武漢市新洲區政府、華夏幸福簽訂合作協議,建設衛星測運控中心。
航天三江副總經理張鏑表示,2019年,快舟火箭已確定有3次發射任務,最多可能達到8次,發射次數將再創紀錄;行雲公司打造的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加快組網進程,計劃年內發射行雲二號01、02號衛星。(湖北日報記者江卉、通訊員王聰、郭文傑)
把大武漢建設成“太空城”
4月24日是第四個“中國航天日”,航天科工集團舉辦的航天論壇上,與會人士建議,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産業,把武漢打造成“中國的太空城”。
建設“太空城”,武漢如何發力?
武漢有足夠的底氣
“這並非異想天開。”2018年10月的一次商業航天沙龍上,航天三江副總經理張鏑首次提出,可以把武漢打造成“中國的休斯敦”。
休斯敦,美國得州第一大城市,是舉世聞名“太空城”,完成了“阿波羅登月”等重大航天工程。
在張鏑看來,湖北省、武漢市高度重視航天産業發展,國家航天産業基地落戶武漢新洲區,招商條件優惠、發展態勢良好,政策紅利明顯。
發展商業航天,湖北産業基礎雄厚。張鏑表示,武漢航天産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航天三江集團、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光谷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産業化基地等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核心的研發主體,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産品涵蓋火箭、衛星、空間信息應用等,基本形成了全産業鏈發展能力。
2018年,湖北省航天工業總産值突破300億元,航天工業企事業單位涵蓋航天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服務、航天地面設備及製造等領域。
與會專家認為,航天産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産業,産業鏈條長,帶動效應強,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航天對湖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意義重大。
漢産火箭衛星瞄準太空經濟
武漢要成為“太空城”,擁有航天核心技術、開展航天重大工程是必備條件。
如今,武漢已有多家單位實現了火箭、衛星研製技術的自主可控,並將目標瞄準了太空經濟。
4月24日,航天科工官微發佈消息,航天三江自主研製的500噸級商業航天固體運載火箭地面試車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我國大推力固體運載火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大運力的快舟十一火箭將完成首飛。航天三江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更大運力的快舟火箭正在佈局,未來將承擔空間站貨運、太空旅遊、太空挖礦等任務。
漢産衛星也不示弱。
飛在萬米高空,打開手機可隨時下載想看的電影;置身荒漠海疆,可與千里之外傳遞音訊……
2018年4月26日,航天科工空間工程公司在漢成立,研製百餘顆衛星打造“虹雲工程”。航天論壇上,空間工程公司副總經理貝超向大家描繪了天基互聯網——虹雲工程建成後的美好前景。
貝超透露,虹雲工程將在2020年完成業務試驗系統建設,開展業務試運營;“十四五”期間,實現全球連續、無縫覆蓋的寬頻衛星互聯網接入。
此外,由行雲公司打造的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2020年將完成12顆衛星的研製,小規模組網並拓展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兩大航天工程落戶武漢,一方面將實現衛星組網等航天技術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也將吸引大批上下游企業來漢掘金。
構建航天産業生態圈
2017年5月,武漢市新洲區政府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以下簡稱“武漢基地”)正式開建。
兩年來,基地核心項目順利開工,産業鏈日趨完整,産業生態圈正在形成。
九天微星是國內領先的衛星創業公司,2018年4月與華夏幸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商業低軌小衛星總裝、集成、測試的規模化、産業化。
九州雲箭,一家從事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發的高科技企業,總部位於北京。該公司與華夏幸福簽約,將在武漢基地建設發動機設計、試驗、製造、總裝測試四大中心。該公司創始人季鳳來表示,選擇武漢,正是看中了這裡的人才優勢和航天産業優勢。
據預測,“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産業市場總額將達8000億元。
“商業航天不僅僅是發火箭、放衛星,還可通過航天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來拓展,比如將遙感、通信、氣象等衛星資源進一步細化、深化和擴大應用規模。”與會專家建議,武漢應發揮優勢,做大衛星應用規模,佈局太空經濟,在航天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