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3年新建12萬畝高標準茶園
圖為:竹山縣星夢茶業公司,茶農正在晾曬鮮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4月17日,清晨六點半,薄霧渺渺,空氣中浮動著茶樹的清香。秦桂蘭在茶樹間穿行,兩個手指頭逮住葉芽,輕輕一拈,便摘下一片。時間長了,手指頭沾上一層茶油,在朝陽下泛著光。
這裡是竹山縣秦古鎮大觀山茶場,海拔約900米,面積750畝,4月3日開採春茶,每天500多茶農在山頭穿梭。秦桂蘭一天能採約3斤鮮芽葉,採摘費每斤60元,一個月掙四五千元,“比種田強多了”。麻煩的是,她家住20公里外的擂鼓鎮鼓鑼坪村,山路盤旋,淩晨4點就得出門,兩小時後趕到山上。
“過兩年就好了。咱家2018年剛開了7畝茶園,村裏鎮上也在搞,面積不比這兒小,到時候就不用跑這麼遠了。”秦桂蘭説。
“全程監控”建茶園
竹山茶歷史悠久。文獻記載,唐朝武週年間,該縣得勝鎮聖水村的茶就獲封“聖水貢茶”。前些年,竹山茶産業的發展尚不如人意,問題出在哪兒?
“茶園沒人管,雜樹長到一人多高。”秦桂蘭説,以前種茶,村裏號召,大夥自己幹,挖坑沒個講究,種了以後也缺乏管護,“茶葉要至少3年才能採,看不到效益,誰願意花那個功夫?”
2015年前後,竹山名義上擁有超過20萬畝茶園,可實地勘測,還能産茶的只有15萬畝。2016年,該縣明確,將茶産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首選産業、支柱産業”,並制定茶産業發展3年規劃。頭一條,便是大規模改擴建茶園。
這次種茶,跟以往不同。“從改土、挖坑到茶苗移植,政府全程監控。”縣茶葉辦副主任王興明説,以前許多茶園建在山坡上,如今改在水田裏,村鎮統一招標,由工程公司開挖茶帶。“深0.8米,先墊秸稈、農家肥,再覆土。驗收合格,才兌付工程款。”同時,組織繪製茶園APP電子地圖,實現對全縣茶園管護的精準監管。
茶苗也更新換代。“種的是無性係茶,聽説産量高,賣得出價,也不易得病。”在村幹部的組織下,秦桂蘭到相鄰的麻家渡鎮雙堰村看過,無性係茶“芽頭整齊,形狀一致,便於採摘”。
2016年,竹山新建高標準茶園1.2萬畝,2017年3.8萬畝,2018年7.04萬畝,3年合計12萬畝,全縣茶園面積達到27.7萬畝。為鼓勵茶農精心管護,政府投入真金白銀:新建茶園每畝每年補貼1200元,幼齡茶園每畝補貼500元。3年下來,投入2.7億多元。“老話説,‘茶葉有三分,生活不擔心’。等家裏的茶園能採了,日子就更好過了。”秦桂蘭説。
“以茶強縣”正當時
晚10時許,聖水茶場的車間裏仍燈火通明。作業臺前,陳昌安將一堆茶分成兩半,兩手握住,反復搓揉、撥動。“這叫‘理條’,讓芽葉成型。頂級芽茶這一步都要靠手工。”他在這一行幹了29年,2019年尤其忙碌,“下午剛收進1300斤鮮葉,今晚要加工完,估計要到12點以後。”
聖水茶場是竹山茶産業龍頭企業,覆蓋全縣10余萬畝茶葉基地,年生産加工能力1000噸。副總經理殷世宏從上世紀90年代進場,經歷多個時代。“以前在全縣分佈7個分場,每個分場炒制標準不一,同一包茶,泡出來的顏色、味道都不同。”現在,分場全被撤掉,採用半自動化生産線作業集中生産,品質得到保證。
茶場的展示廳裏,擺放著30多個大小不一的竹筒,最大的高2米,大海碗粗細。殷世宏介紹,這是從湖南安化學來的黑茶技術,收集茶農修剪剩下的大葉,裹一層箬竹葉,再包兩層竹篾片,放在家裏,可以當裝飾品,味道越陳越好。“以前粗葉都被扔掉,如今吃幹榨凈。”殷世宏説。
星夢茶業是從福建引進的企業,主産紅茶,年産量60噸,産值1億元。董事長林航是位“80後”,最近忙得不亦樂乎,工廠裏每天加班加點,新車間也在建設。“要上一條全自動生産線,年産量提高到120噸,同時生産茶醋。”他説,竹山的茶園面積擴大了,加工能力要跟上,“現在就啟動,未雨綢繆。”
2018年,竹山全縣産幹茶6438噸,綜合産值近21億元,帶動16個鄉鎮201個村15萬茶農穩定增收。該縣計劃到2020年,使茶園面積達30萬畝,實現産值30億元以上。“茶園規模上去了,只是第一步。”竹山縣委書記龔舉海表示,將在基地建設、生産加工、主體培育、技術培訓、品質監控、品牌打造、市場行銷等方面狠下功夫,重點建設加工車間,舉辦茶商大會等節會,系統化推進茶産業發展,實現“以茶富民、以茶強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張華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