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漢國家航天基地:衝刺擁抱“太空經濟”

2019-05-24 09:55:1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中部崛起,再迎東風。5月20日至22日,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在江西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扣高品質發展要求,乘勢而上,紮實工作,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臺階。

  2018年以來,湖北省積極實施“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産業發展戰略佈局。作為“一芯”之“心”的武漢市,正以五大國家級産業基地為抓手,積極推動商業航天、網絡安全、晶片、顯示屏、智慧網聯汽車等新一代産業發展,培育高品質發展“芯”動力。今起,湖北日報推出《探訪武漢“芯”動力》系列報道。

  “快舟一號”系列火箭升空,“虹雲·武漢號”衛星上天……這兩年,浩瀚無垠的太空增添了幾道來自武漢的身影。這背後,正是落子于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的航天科工係企業。

  2017年4月,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在新洲區雙柳街開工,成為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産業基地,開啟了中國商業航天夢的全新征程。

  5月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獲悉,兩年來,該基地“邊建設、邊研發”,一方面註冊成立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研發、製造火箭、衛星及相關産品,另一方面全力推進基地建設,謀劃建設一座集商業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三大産業集群的武漢“太空城”。

  “快舟”系列火箭明年可量産

  21日上午,航天大道南側火箭産業園綜合廠房外,工人正進行重載路、火工區封閉圍墻等施工;綜合廠房內7.5米高的參觀走廊上,電工王快在安裝通風設備管線。參觀走廊長460米,1.8萬平方米的廠房盡收眼底,24米高的廠房寬敞明亮,地面平整如鏡。

  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駐現場代表蔣曰銀介紹,該項目每天早上6點半至晚上10點半連續施工,550名工人加班加點,確保6月30日之前,4.25萬平方米火箭産業園的綜合廠房、總裝測試廠房、綜合樓等建築項目完成土建、機電安裝。之後,設備將進場調試,2019年底具備投産能力。

  該公司研發的快舟一號甲火箭是世界首發星箭一體小型固體運載火箭,2017年1月9日完成首次商業發射。2018年9月,該火箭第二次執行商業發射任務,從接單到發射僅129天,再一次創造了中國商業航天新紀錄。2020年,火箭産業園將具備20發快舟火箭的總裝測試能力,預計營收15億元以上。

  漢産衛星信號將覆蓋全球

  而在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衛星産業園,—期200畝園區裏,7台高聳的打樁機正發出隆隆轟鳴。

  據介紹,一期將建設航天器智慧製造中心、空間大數據應用中心、微小航天器雲協同研發中心等,衛星批量生産線是該項目核心工程,預計2020年完成建設。未來,航天科工的“虹雲工程”和“行雲工程”兩大“星座”200多顆衛星將在此實現“漢産”。

  其中,“行雲工程”是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首個天基物聯網,2017年1月9日已圓滿完成驗證衛星發射。該公司正對擬入駐的航天産業港4號研發樓1層和2層進行裝修,衛星接收基站基座已在樓頂安裝完畢。

  據介紹,全球超過80%的陸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動蜂窩網絡無法覆蓋。有了天基物聯網,在偏遠的海洋、島嶼、沙漠等地也能輕鬆上網。建成後,乘飛機、高鐵可隨時下載想看的電影;置身荒漠海疆,可與千里之外傳遞音訊。

  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利博士介紹,行雲公司研發的監控終端已安裝在了漢歐班列冷鏈集裝箱上,以採集傳送其位置、開關門、溫度、濕度等信息。但目前採集的信息需要通過地面網絡傳送,因基站覆蓋率不足,導致信息丟失率高,尤其是在少數歐洲國家的數據傳輸成功率僅為20%至30%。近期,行雲公司將發射“行雲二號”01、02號衛星,到2023年實現“行雲工程”80顆衛星全球覆蓋組網,屆時將徹底解決數據傳輸的“痛點”。

  産業鏈企業紛至遝來

  北京中遙智圖科技有限公司入駐航天産業港4號樓4層,正進行裝修。該公司總經理張博寧介紹,將在此建設研發中心,以及遙感和攝影測量數據採集、測量光學儀器製造生産線,部署空間數據軟硬體一體化雲計算集群。項目將於近期投産,預計年産值上億元。“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張博寧舉例説,此前搞測繪測量,人要扛著架子親臨現場,而現在利用搭載衛星、無人機等平臺上的感測器,可進行全像素全覆蓋空間信息採集。如應用在建築測量上,能實現一分鐘採集上億個點位數據。該技術還可應用於數字城市、自動駕駛、水利、減災應急等領域。

  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投資建設運營方——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武漢事業部總經理李洵表示,火箭産業園一期建設工期約一年半,衛星産業園建設速度更快,航天科工電磁防護材料等項目已全面啟動建設,考察和擬入駐企業紛至遝來,儲備項目豐富。基地將瞄準“太空經濟”,吸引商業航天上下游産業鏈企業入駐,打造發展新引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饒純武成熔興通訊員郭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