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谷向全國“眾籌”互聯網政策
未來幾年,光谷“互聯網+”及軟體信息服務業政策怎麼定,由企業和創新創業者説了算——5月27日起,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聯合湖北日報全媒體面向全國發起政策“眾籌”,通過“籌智”為新經濟賦能。
以往,一項政策的出臺通常是“政府説了算”,企業可以申請,但很難影響政策走向。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直言,這次“眾籌”是産業形勢所逼,因為互聯網企業創新節奏太快,“新物種”層出不窮,政策不光得跟上、更要預判和領先於趨勢。
近年來,互聯網及數字經濟席捲全球,“互聯網+”加速重構産業格局。當前,光谷“互聯網+”企業超過2100家,從業者逾10萬人,互聯網“第二總部”突破60家。隨著5G、北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許多互聯網科技公司尤其是獨角獸和“第二總部”,對政策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房租和寬頻補貼,而是在應用場景、人才吸引、平臺搭建乃至産業話語權上,提出了更高訴求。
此次“眾籌”期間,湖北日報報道組將與光谷“互聯網+”辦公室一道,深入走訪光谷十余家代表性互聯網企業,傾聽發展瓶頸及政策需求;還將奔赴深圳、成都等創新型城市,探索、吸收、借鑒新經濟和互聯網政策。根據企業走訪及異地考察反饋,將形成調查問卷,通過湖北日報全網推送,大範圍吸取各方對光谷“互聯網+”及軟體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建議,最終形成政策出臺。“最好的政策,是企業需要的政策。”光谷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榮凱認為,互聯網是沒有地域邊界的産業,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性非常強,哪産業生態好、開放創新,哪就是産業高地。
2015年,光谷全面擁抱互聯網,組建了全國第一個“互聯網+”辦公室。工作人員從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各職能部門“海選”産生,台下掌握投票表決權的,沒有一個政府領導,全部為光谷互聯網企業。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笑稱:“這就是光谷互聯網基因,連我們這個部門都是眾籌來的。”(湖北日報記者蔡朝陽、李墨、通訊員王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