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礦業經濟謝幕 綠色工業崛起
松滋有百年煤炭開採史,礦業經濟曾佔全市經濟半壁江山。
2011年,該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自此轉型發展。
如今,松滋擁有年稅收過10億元企業1家、稅收過億元企業3家、稅收過千萬企業12家,其中已無礦企。2019年一季度,該市123家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1%、27.9%和13.8%。
礦業經濟謝幕,一座山水綠城、工業新城屹立在長江南岸。
綠色轉型:推動清潔生産
茂林修竹,溪水潺潺,一棟棟徽派風格的廠房隱沒在青山綠水間。走進松滋市白雲邊生態科技園,宛若置身郊野公園。釀造車間內,傳送帶將熟料攪拌後送入蒸鍋,美酒汩汩流出,彌散著醉人的醇香。
白雲邊,是松滋傳統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清潔化生産的代表。
臨港新區,松滋工業主戰場,坐擁車陽河優良碼頭。近幾年,新區投入20多億元,建污水處理廠、集中供熱及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打造綠色生態循環經濟園區、港産城一體的濱江新城,引來資金400多億元,入駐項目35個,聚集著一批國內500強企業和行業隱形冠軍。
傳統産業大進大出,如何避免高污染、高能耗,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
揣著“省首批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兩張名片,臨港新區支持冶金、化工、建材、造紙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施節能環保、清潔生産、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改造。
葛洲壩松滋水泥廠區濃蔭匝地,滿眼潔凈。生産部長郭吉付介紹,公司粉塵顆粒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僅為國家標準的一半;煤耗降低30%,電耗降低10%;餘熱發電年節約電費3000多萬元;利用高溫窯爐建成垃圾處理生産線,能吃掉松滋城鄉所有生活垃圾。
臨港新區,企業內部小循環與企業間大循環構成閉合系統,榮成紙業産生的蒸氣通過管道供給所需企業,宜化産生的磷石膏成為新型建材原料,園區産生的副産品硫酸被嘉施利所用。
截至5月,松滋市規上工業企業投入資金30億元,實施自動化智慧改造、産品品質升級、循環化利用等技術改造。其中,宜化投資5.8億元進行磷石膏綜合利用,利用副産品投資1億元生産氟化鋁;嘉施利投資1.5億元新上10萬噸/年水溶性複合肥,投資1.2億元新上塑膠顆粒項目;亮銳科技以全球成本和技術優勢贏得總部信賴,4條全球先進生産線落戶松滋。
強鏈補鏈:培育産業集群
松滋已形成白酒釀造、綠色化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新型建材、循環紙業六大産業集群。
市委書記黃祥龍介紹,該市主攻項目,重抓招商,圍繞強鏈補鏈,謀劃100個新開工項目,推進100個在建項目,對企業生産工藝進行綠色改造。
白雲邊推行生態釀造、工業旅遊,優質原酒儲量超過10萬噸,連續10年上榜湖北重點産業集群,帶動糧食加工、包裝印刷、玻璃製品、物流等上下游産業向百億産業集群邁進。
礦山機械、紡織服裝曾是松滋傳統産業,有著深厚産業積澱,企業改制後催生大批中小企業,但實力普遍不強。為培育兩大産業集群迅速成長,該市推動公共平臺建設,建立礦山機械研發中心、機加工中心、噴塗中心和材料中心。松滋市科信局局長張興無介紹,這些中心,單個企業無力承建,利用公共平臺生産,可輕裝上陣,形成比較優勢;此外,集中生産減少了很多污染。
該市支持機械産業聯合重組,加快傳統裝備製造轉向智慧化、數字化發展。三盟、大地環保為龍頭的機械集團組建運營,兩家聯手投資6億元建機加工中心。各礦機廠相對分工,形成破碎、振動篩、制砂等産業鏈條,提高了接單能力。一季度,該市礦山機械訂單同比增加6億元。
服裝産業方面,松滋引進浙江娜利國際服飾,投資3億元新建芭蒂娜服飾,打造時裝加工基地。著手與杭州藝尚小鎮合作,牽頭成立鐳射切割、樣衣、模板和生産中心,建設智慧訂單平臺系統。本地的中小服裝企業通過訂單平臺,結合自己擅長技術,領單生産。
要素保障:助力企業成長
松滋全力做好電、氣、資金、人才及技術等各要素保障。
推動電、氣、物流等生産要素改革,政府支持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建立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聯動機制,加快構建與鐵路、港口和公路貨運能力匹配的運輸網絡系統。
政府支持金融機構開發“助保貸、雲稅貸、楚農貸”等信貸産品,爭取全年投放20億元。鼓勵企業直接融資,對在“新三板”和“四板”掛牌的企業,財政給予相應獎勵。設立小微企業續貸資金、産業發展和培育基金,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該市探索柔性引才模式,開設名師工作室,吸引一批“金領”;建好雙創孵化基地,留住一批“白領”;評選首屆松滋工匠,穩住一批“藍領”。建設600套人才公寓,安置各路英才。
此外,全力支持白雲邊創建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濃醬兼香白酒檢測實驗室;支持麗源科技、葛洲壩松滋水泥創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幫助松川礦機、芭蒂娜服飾、豐緣科技建設省級校企研究中心。
截至5月,松滋市2019年新增註冊資本38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富春 羅序文 通訊員 廖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