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43項非遺文化活色生香
圖為:2019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在屈原廣場舉行。
圖為:三峽大壩前賽龍舟祭屈原。(本文圖片均由視界網 鄭家裕 攝)
6月3日,9500位秭歸鄉親齊聚在三峽大壩與高峽平湖之濱的屈原廣場,創造了“最多人一起包粽子”的吉尼斯世界紀錄。6月6日,2019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開幕式暨禮拜屈原儀式、傳統龍舟賽在秭歸縣舉行。
6月以來,騷壇詩會、非遺文化傳承展示及體驗活動、端午“美食嘉年華”等各具屈鄉特色的活動輪番上演,秭歸將原本散落在民間43項非遺文化一一打撈,讓它們重新找到生存土壤和市場空間,不僅“活”了起來,更在端午節期間“火”了一把。
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
本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中,“非遺文化傳承活動”是四大活動版塊之一,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覆蓋的人群最廣。南門廣場上的“非遺文化傳承展示區”共設展臺10個,展出九畹絲綿茶、慢工繡藝、山均艾草製品、秭歸竹編、峽江木雕、秭歸民間書籍等10多種非遺文化作品及産品,遊客和當地群眾爭相追捧。
“秭歸年小端午大”。自古以來,秭歸人都要過3個端午節,讓長長的思念飄滿整個5月。挂艾葉、割菖蒲、包粽子、點雄黃、劃龍舟、扎香袋、回娘家……這些古老的風俗在秭歸沿襲千年,是“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入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最主要原因。
“這件作品獲得了‘2018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金獎’。”6月4日,在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非遺文化展示區”現場,“慢工繡藝”公司的坐墊、抱枕等手工繡品吸引了遊客目光。“慢工繡藝”以“三閭刺繡”為基礎,繡藝獨特而古樸,美觀實用。
“三閭刺繡”興起于漢代,已有兩千多年民間傳承,2018年4月由宜昌市政府公佈為第六批非遺保護名錄。“歷史流傳的針法多達100多種,至今仍被傳承運用的僅剩10余種。”秭歸縣非遺文化保護中心負責人説,“對於非遺文化,實用是最好的傳承,實用是最大的發展。”2019年,秭歸多次開辦傳統刺繡培訓班,培訓繡娘100多名,將“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三閭刺繡”重現生機與活力。
展臺另一邊,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則以艾草為主要原料,開發出艾條、艾柱、艾絨、足浴包等隨身灸類産品。當天,山均公司免費送出端午艾2萬斤,清幽的艾香瀰漫峽江小城。
讓源自民間的非遺活起來,讓源自民間的非遺回到民間,這是秭歸非遺保護的最大願望。截至目前,秭歸已入選世界非遺名錄1個,國家級非遺名錄3個,省級非遺名錄6個,市級非遺名錄14個,縣級非遺名錄9大項43個。獲批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13人,市級89人,縣級464人。
創新發掘“舌尖上的屈原”
如果説繼承和保護,能讓非遺留住時光,那麼結合新市場需求,對非遺進行創新,更讓人耳目一新。秭歸搜尋《楚辭》中有關食肆記載,創新的將其“活化”,變成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
走進秭歸縣城古色古香的“屈原故里美食街”,鮮香刺激著味蕾:三峽竹蓀黑雞湯、壇煎鲊肉、香溪銀魚等秭歸“十大招牌菜”散發著濃郁香氣,不時有裙裾搖曳的漢服美女擦肩而過,令人仿佛重回千年前的盛楚時光。
秭歸自古講究“食之有味”,屈原的《楚辭》名篇中,濃墨重彩描寫美食盛宴:“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陳吳羹些”蒸煮煎炸,酸甜苦辣,屈原筆下的美食色香俱全。
秭歸人將對歷史的追憶、對家鄉的眷戀做成一道道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佳肴:柴火臘三樣,鐵制吊鍋中裝滿歲月的煙火,臘豬蹄、臘豬肚、臘肉片烹煮一鍋,融合出軟糯脆滑的獨特口感;金橘粉蒸肉,橙皮的清香滲透到粉蒸肉中,色澤鮮艷口感清爽,肉香混合橙香勾起人的饞蟲;青灘嗦丟兒,一顆顆小石子在滾燙的鐵鍋中煎熬出百千滋味,那滋啦啦的爆香聲仿佛闖灘漢子的生命之歌
2018年,“中國美食之鄉”花落秭歸,400多道民間菜肴被保存,《楚辭》中的美食重回餐桌。“屈原家宴”被評為“中國名宴”,屈鄉蒸臘蹄、屈鄉江鰱、古法炮羔羊等14道菜被評為“中國名菜”。
行走夜市街頭,蘿蔔絲兒餃子、秭歸芋頭梗兒、蒸粑粑、神豆腐等小吃讓人流連忘返。秭歸,通過味蕾與兩千年前的詩人來一場心靈對話,這是在端午屈鄉最具誘惑力的一場行走。
文旅從配角到引領的跨越
持續多年,秭歸通過舉辦“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已經將屈鄉文化傳播四海,享譽中外。
“文化旅遊實現從配角到引領的跨越。”秭歸縣委書記盧輝介紹,通過成立縣級平臺公司,與多家國內文旅産業優勢資本聯姻,2018年啟動11個文化旅遊重點投資項目,總投資51億元,2019年成立文化旅遊招商團,謀劃15個文化旅遊重點招商項目,赴武漢、江蘇、北京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
一系列舉措讓秭歸旅遊有了質的變化,由老縣城屈原祠的一枝獨秀,到現在鳳凰山、九畹溪、三峽竹海、月亮花谷,多家景區百花爭艷,2019年正在推進磨坪高山度假區、文化旅遊服務中心、生態旅遊廊道等提檔升級。此外,雲臺荒滑雪場、芝蘭谷康養度假區、漫雲文創基地等一批後續重點項目已完成規劃評審等工作。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秭歸A級景區數量在全省縣市中領先,連續拿到6張國家級名片——“中國龍舟之鄉”“中國詩歌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臍橙之鄉”“中國美食之鄉”,也是“中國最美外景地”。2019年以來秭歸遊客量及旅遊收入增長20%以上,文化旅遊名縣的魅力逐漸綻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周華山 向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