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六部門發文整治不規範地名 武漢“怪名”小區要注意了
武漢小區樓盤頻現“洋名字” 記者李子云 攝
F天下、美聯德瑪假日、大華鉑金華府、保利香頌、王府花園……在武漢,有這樣一批“大、洋、怪、重”地名的小區。記者6月19日獲悉,國家六部委發文要整治不規範地名。
“洋地名”小區名不副實
“美聯德瑪假日,名字聽起來很洋氣,去看了一聲嘆息。”正在東西湖區看房的李女生對記者説,在網上搜索到“美聯德瑪假日”小區,看名字覺得應該是具有異國情調的度假型小區,實地去一看,卻是在工業廠房附近,讓人大失所望,白跑一趟。
在武漢,像“美聯德瑪假日”這樣取洋名的小區不少。記者搜索發現,比較知名的有光谷的巴黎豪庭,南湖的金地聖愛米倫,江夏的加州橘郡、卡梅爾小鎮,漢陽的塞納河畔。
“巴黎豪庭”小區曾經的業主陶先生説:“因為這個小區名,我沒有少被朋友調侃,這就是光谷一個普通小區,非要傍‘巴黎’,還説是‘豪庭’,不知道的以為我住多豪的小區呢。”陶先生後來換了個小區,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好記,他認為實在多了。
武漢有不少“大、洋、怪”地名小區
除了像美聯德瑪假日、巴黎豪庭這樣洋地名小區。記者發現,起大地名、怪地名的小區,在武漢也有不少。
“F天下”是黃陂區知名大型小區,這個小區不僅直接用外文“F”命名,起了個“洋名”,還誇大含義遠遠超出地理實際地域、地位、規模、功能等特徵,使用了“天下”。
這樣刻意誇大起“大地名”的在漢陽區兩個樓盤表現比較集中。王家灣有一樓盤起名“王家灣中央生活區”,小區業主説很後悔當初望文生義衝著“中央生活區”名頭去買了這盤,入住後卻發現小區實際情況與賣房時差距不小。
漢陽區有一個在售樓盤叫“四新中央生活區”,購房者劉女生説,這明明四新的一個普通樓盤,卻冠以“中央生活區”的名頭,很擔心買了後也出現“王家灣中央生活區”那樣名不副實的情況。
如果説“大地名”樓盤讓人不敢買,那“怪地名”樓盤就讓人摸不著頭腦,採用了歷史上官銜名、職位名的地名。武漢一家房産網站主編説:“黃陂區有個翰林公館、蔡甸區竟然有個樓盤叫狀元府。”
樓盤起“大、洋、怪”地名多為博眼球
為什麼樓盤熱衷於起“大、洋、怪”地名呢?湖北省房地産經紀學會常務理事李國政説,主要是為了博眼球,好賣房。他介紹説,為了躲避規範監管,不少項目通常是在規劃備案時取一個正式的整體通用名,而在分期開發時又分別取“大、洋、怪”地名。
“根據規定,新建住宅區和具有地名意義的大型建築物,建設單位在制訂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前,應當將項目中涉及的地名報市民政部門備案。”武漢市民政局有關人士説,實際情況是報備地名的新建樓盤很少。
武漢一家知名開發企業負責人坦言,起“大、怪、洋”名,在前幾年開發的樓盤中盛行,其目的是吸引眼球,製造行銷賣點,和房子本身品質等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這位負責人表示,“大、怪、洋”地名小區近幾年正在不斷減少。主要原因是開發商內部已經不允許“任性取名”。現在全國性房企為了統一品牌形象,一般在全國範圍內根據剛需、改善等目標人群,會取相應産品係的名字,全國樓盤通用,這些經過總部把關的小區名很少有“大、怪、洋”。
已有“大、洋、怪”地名小區將被整治
已有的“大、洋、怪”地名怎麼處理?記者獲悉,國家六部委發文要整治不規範地名。
該文件明確清理整治對象,主要是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違反《地名管理條例》和《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地名命名原則、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規範地名。
主要包括:地名含義、類型或規模方面刻意誇大,專名或通名遠遠超過其指代地理實際的“大”地名;以偽愛國人名地名以及使用外語詞及其漢字譯寫形式命名的“洋”地名;盲目追求怪誕力氣,地名用字不規範、含義低級庸俗或帶有濃重封建色彩的“怪”地名;一定區域範圍內多個地名重名或同音的“重”地名。
六部委文件特別提出,要把社會影響惡劣、各方反應集中的城鎮新建居民區、大型建築物中的“洋”地名作為重點,堅決予以清理整治。
記者獲悉,目前,廣東、寧夏、山西、浙江、山東、四川等全國多地全面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記者馬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