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法治社會·長江(國際)論壇在武漢舉辦
論壇開幕式現場 攝影 江發權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第五屆法治社會·長江(國際)論壇7月6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辦。本次論壇以“新時代法學‘三大體系’的歷史定位” 為主題,專題研討社會治理法學“三大體系”的理論構建,並就社會治理法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行探討。中外法學專家學者共一百八十多人出席開幕式。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尹漢寧致辭,他認為學術體系是學科體系和話語體系的基礎和前提,用發展的眼光和尺度去推進和評判當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課題和科研成果。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認為,推進社會治理法學“三大體系”研究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必然要求,是構建中國特色法學“三大體系”的重要課題,應致力於法律、法治、法理一體化研究。他希望理論界、實務界共同回答社會治理法學“三大體系”構建的若干重大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姚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常務副總編輯王利民教授,中國法學雜誌社總編輯、長江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張新寶教授、湖北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太平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主題報告階段的議程由湖北法治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柏才教授主持,武漢大學資深教授李龍的報告講述了中國古代法治文明對人類發展的傑出貢獻和當代價值。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長江學者汪習根教授從全球人權治理的六個方面來推進人權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北法治發展戰略研究院負責人徐漢明教授主持論壇開幕式,並在主題報告中明確回答社會治理法學何以成為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愛爾蘭前檢察署署長詹姆斯•漢密爾頓,國際檢察官聯合會(IAP)參議院副主席江樂士分別從國際視角切入,分析了檢察官在維護法治中的作用,研究了網絡犯罪及其受害者,並提出相應的風險防範與解決方法。《法學評論》雜誌社主編、長江學者、武漢大學法學院秦前紅教授認為法學工作者要注重研究和解決中國社會中的現實與重要問題,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治理法學“三大體系”構建必須要求和遵循原則。清華大學法學院高其才教授論述了鄉村社會治理中智慧治理的內容、原則以及治理特點。海南大學副校長王崇敏教授概述了海南自貿港立法背景以及立法構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陳雲良教授的報告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學科體系之構建為題,強調社會治理法學作為一門新型的交叉學科,要面向社會,關注現實,富有特色。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部副主任封麗霞教授的報告以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為線索,求證了新中國法治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文 江發權 鄧昶怡 余華 編輯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