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峒山村:望山見水憶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車行至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入口,13個字的大型木牌豎立路旁。
2013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此視察並與村民代表座談時,留下了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的名言佳句。
諄諄教導至今迴響,滿滿期望猶在耳畔。峒山,一個數十年前從“寸水淹丈地”的湖田中墾殖而起的村落,正在守望綠水青山的傳承中,見證新時期的艱辛奮鬥和幸福生活……
歷經數代,日子越過越紅火
峒山村所在地的前身,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建的國營農場,土地廣闊,河湖縱橫,可耕種面積1.1萬畝,人均3畝有餘。
88歲的李光剛是長港農場第一代職工。“解放前,我做過6年長工,1959年調到農場工作,一直忙到1986年退休。”他説,一家四代人在峒山居住,日子是一代比一代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年年變化喜人。
老兩口有三兒三女,孫輩出了兩位大學生,逢年過節全家人聚齊時,人多到要開“流水席”。“過去,家門口就是一大片湖。”76歲的陳當成所説的湖面,包括3公里外的李光剛家所在位置。
陳家老屋位於峒山半腰,已有6代人在此居住。“解放前後,全家人靠捕魚為生,水患無常,最苦時吃過樹皮、樹根。”陳當成對兒時村裏發大水記憶猶新。
農場建設,讓陳當成家的日子越過越甜。2003年退休後,他在老屋開辦小商鋪,營業至今。“近些年,這裡成了鄉親們嘮家常的場所。”陳當成説,他的退休金每月有2000多元,加上醫療保險,生活無憂無慮。“現在,我家年收入8萬多元,和幾年前相比,翻一番還要拐個彎。”村民徐淑琪幸福感滿滿:不僅給兒子在城裏購了房、買了車,還新添了一台收割機。
立足土地,也能刨出“金疙瘩”
2018年7月1日,峒山村村民黃明山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述説該村的巨變。6年前在會議室,他和李光剛一左一右坐在總書記身旁。“村裏生態農業基地的規模大了,經營模式也多了,峒山葡萄園、西瓜基地、楚魚香共享生態農莊……村民們的首選不再是外出打工,守著祖祖輩輩賴以為生的土地就能刨出‘金疙瘩’。”在信中,黃明山一一細數。
峒山村黨總支書記陳建軍算了一筆賬,村民把土地流轉出去收租金,或者入股分紅,既解放了勞動力,又可在家門口的産業基地務工,一年純收入在3萬元左右。
2015年,黃明山的兒子黃偉在外闖蕩多年後返鄉創業,合夥成立“憶鄉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後投入400萬元,共流轉300多畝土地,年收入已達百萬元以上。
“選好品種,實施無公害種養,最終靠食材品質贏得市場。”黃偉一面展示與手機聯網的基地監控系統,一面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和父母從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不同,我現在從事的是高度機械化的智慧農業。”
經營規模化,種植特色化。這幾年峒山村不斷推出特色種植養殖品牌,從西甜瓜到葡萄,從大河蟹到小龍蝦,均獲成功。去年,村集體創收300多萬元。
以産業為支撐,讓峒山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源頭活水。近年來,全村打造休閒、觀光、採摘、垂釣、科普等體驗農業,吸引了大批遊客,帶動安置村民就業500余人,人均純收入突破1.8萬元,19戶46人脫貧。
守山護水,“生態”成時髦熱詞
“總書記來到我的老家,給我的鄉親留下話,留下話,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峒山老家》成了峒山的村歌。“這幾年,大夥説的越來越多的一個詞就是‘生態’……”在寫給總書記的信中,從村民不再燒秸稈,到港道清淤,再到新建垃圾壓縮站,黃明山對家鄉的生態之變深有感觸。
走進村民劉剛家的室內廁所,瓷磚包護的地面、墻面一塵不染。劉剛説,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水衝式廁所。
2017年夏天,峒山村啟動“廁所革命”,採取獎補的方式發動村民改廁入室。在此基礎上,鋪管網、建污水處理末端,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去年9月,峒山村被列為全國首批鄉村環境綜合治理示範村,是湖北省唯一入選的示範村。“無論是生態保護,還是産業導入,最終都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準。”長港鎮黨委書記劉維平表示,總書記指明的道路,峒山村會一棒接一棒跑下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黃朝暉 曹彥)
蹲點手記
讓故土更有幸福感
□ 戴勁松
據《長港農場志》載,峒山村的“峒”原是木字旁的“桐”,只因在這片曾經“寸水淹丈地”的土地上,一座形似覆舟的山丘長滿了桐樹。據村裏老人回憶,“十年九淹”使山丘成了逃難處,一字之改表達了他們樸素的寄託。
新中國成立70年,修渠治水、圍湖墾荒、美麗鄉村建設、新社區改革……峒山村的日子一天天變好,村民們的幸福感一天天增強。記者多次走訪,先後接觸了幾代峒山人,他們的共同感受是,水質變好了,山色變綠了,空氣也清新了,“城裏的親戚都很羨慕”。所以,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故土自然能給予人們更多的幸福感。
鄂州多年來致力於探索城鄉均衡發展,從“統籌”到“一體化”,再到“融合”,峒山村正是其中典範。它見證的,是城市向農村反哺,轉向城市與農村互聯互動,進而共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鮮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