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鄂州峒山村:望山見水憶鄉愁

2019-07-22 09:21:1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車行至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入口,13個字的大型木牌豎立路旁。

  2013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此視察並與村民代表座談時,留下了這一生態文明建設的名言佳句。

  諄諄教導至今迴響,滿滿期望猶在耳畔。峒山,一個數十年前從“寸水淹丈地”的湖田中墾殖而起的村落,正在守望綠水青山的傳承中,見證新時期的艱辛奮鬥和幸福生活……

  歷經數代,日子越過越紅火

  峒山村所在地的前身,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建的國營農場,土地廣闊,河湖縱橫,可耕種面積1.1萬畝,人均3畝有餘。

  88歲的李光剛是長港農場第一代職工。“解放前,我做過6年長工,1959年調到農場工作,一直忙到1986年退休。”他説,一家四代人在峒山居住,日子是一代比一代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年年變化喜人。

  老兩口有三兒三女,孫輩出了兩位大學生,逢年過節全家人聚齊時,人多到要開“流水席”。“過去,家門口就是一大片湖。”76歲的陳當成所説的湖面,包括3公里外的李光剛家所在位置。

  陳家老屋位於峒山半腰,已有6代人在此居住。“解放前後,全家人靠捕魚為生,水患無常,最苦時吃過樹皮、樹根。”陳當成對兒時村裏發大水記憶猶新。

  農場建設,讓陳當成家的日子越過越甜。2003年退休後,他在老屋開辦小商鋪,營業至今。“近些年,這裡成了鄉親們嘮家常的場所。”陳當成説,他的退休金每月有2000多元,加上醫療保險,生活無憂無慮。“現在,我家年收入8萬多元,和幾年前相比,翻一番還要拐個彎。”村民徐淑琪幸福感滿滿:不僅給兒子在城裏購了房、買了車,還新添了一台收割機。

  立足土地,也能刨出“金疙瘩”

  2018年7月1日,峒山村村民黃明山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述説該村的巨變。6年前在會議室,他和李光剛一左一右坐在總書記身旁。“村裏生態農業基地的規模大了,經營模式也多了,峒山葡萄園、西瓜基地、楚魚香共享生態農莊……村民們的首選不再是外出打工,守著祖祖輩輩賴以為生的土地就能刨出‘金疙瘩’。”在信中,黃明山一一細數。 

  峒山村黨總支書記陳建軍算了一筆賬,村民把土地流轉出去收租金,或者入股分紅,既解放了勞動力,又可在家門口的産業基地務工,一年純收入在3萬元左右。

  2015年,黃明山的兒子黃偉在外闖蕩多年後返鄉創業,合夥成立“憶鄉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後投入400萬元,共流轉300多畝土地,年收入已達百萬元以上。

  “選好品種,實施無公害種養,最終靠食材品質贏得市場。”黃偉一面展示與手機聯網的基地監控系統,一面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和父母從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不同,我現在從事的是高度機械化的智慧農業。”

  經營規模化,種植特色化。這幾年峒山村不斷推出特色種植養殖品牌,從西甜瓜到葡萄,從大河蟹到小龍蝦,均獲成功。去年,村集體創收300多萬元。

  以産業為支撐,讓峒山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源頭活水。近年來,全村打造休閒、觀光、採摘、垂釣、科普等體驗農業,吸引了大批遊客,帶動安置村民就業500余人,人均純收入突破1.8萬元,19戶46人脫貧。

  守山護水,“生態”成時髦熱詞

  “總書記來到我的老家,給我的鄉親留下話,留下話,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峒山老家》成了峒山的村歌。“這幾年,大夥説的越來越多的一個詞就是‘生態’……”在寫給總書記的信中,從村民不再燒秸稈,到港道清淤,再到新建垃圾壓縮站,黃明山對家鄉的生態之變深有感觸。

  走進村民劉剛家的室內廁所,瓷磚包護的地面、墻面一塵不染。劉剛説,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水衝式廁所。

  2017年夏天,峒山村啟動“廁所革命”,採取獎補的方式發動村民改廁入室。在此基礎上,鋪管網、建污水處理末端,做到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去年9月,峒山村被列為全國首批鄉村環境綜合治理示範村,是湖北省唯一入選的示範村。“無論是生態保護,還是産業導入,最終都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準。”長港鎮黨委書記劉維平表示,總書記指明的道路,峒山村會一棒接一棒跑下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黃朝暉 曹彥)

  蹲點手記

  讓故土更有幸福感

  □ 戴勁松

  據《長港農場志》載,峒山村的“峒”原是木字旁的“桐”,只因在這片曾經“寸水淹丈地”的土地上,一座形似覆舟的山丘長滿了桐樹。據村裏老人回憶,“十年九淹”使山丘成了逃難處,一字之改表達了他們樸素的寄託。

  新中國成立70年,修渠治水、圍湖墾荒、美麗鄉村建設、新社區改革……峒山村的日子一天天變好,村民們的幸福感一天天增強。記者多次走訪,先後接觸了幾代峒山人,他們的共同感受是,水質變好了,山色變綠了,空氣也清新了,“城裏的親戚都很羨慕”。所以,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故土自然能給予人們更多的幸福感。

  鄂州多年來致力於探索城鄉均衡發展,從“統籌”到“一體化”,再到“融合”,峒山村正是其中典範。它見證的,是城市向農村反哺,轉向城市與農村互聯互動,進而共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鮮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