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迎來“旺季”
原標題:兒童口腔治療邁入舒適化時代 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迎來“旺季”
楊湘暉主任正在為患者檢查口腔問題
地包天、齲齒、齙牙、牙齒不齊、智齒……一系列口腔問題讓孩子們産生不敢露齒的自卑心理,不少家長選擇在暑期把孩子的口腔問題全面解決。記者從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了解到,通常暑期是口腔正畸醫生最忙碌的時候,只是今年格外不同,打破了以往固有的認知。湖北省婦幼口腔科的患者並不局限于婦女和兒童,還有不少男性,年齡跨度也從新生兒到青壯年再到古稀老人,口腔科已進入就診高峰期。專家提醒:愛牙護齒從日常抓起,牙齒有問題不要拖。
治牙不再是夢魘
口腔治療邁入舒適化時代
孩子怕牙醫,更怕那鑽頭在口裏“吱吱”的響聲,經歷一次“可怕”的治牙過程,可能會産生一輩子的心理陰影,以至於看到牙醫就害怕。在湖北省婦幼口腔科,不會發生這一幕,孩子們笑著來,笑著走。
4歲的樂樂(化名)剛進診室,就開心地爬到牙椅上跟醫生訴家常:“我沒吃巧克力,我每天認真刷牙。”聊著聊著,就張開小嘴讓醫生檢查,記者發現小樂樂的口腔內有8顆小“鋼牙”,還有不提醒、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是“假牙”的4顆白色小門牙。
“一切正常,繼續努力。”該科主任楊湘暉豎起大拇指,給了樂樂一個大大的讚。隨後,她為樂樂做了涂氟保護漆,並囑咐每半年復查一次。
“她3歲時20顆乳牙蛀了16顆,有時夜裏疼得睡不了覺,也不好好吃飯。因為門牙又黑又豁,在幼兒園不喜歡講話、玩鬧,但是又特別抗拒看牙,每次到醫院都各種哭鬧,無法配合治療”,樂樂媽説,輾轉20多家醫院,去年暑假找到楊主任,她建議全麻下舒適化治療牙齒。沒想到僅僅兩個小時,在小朋友睡著狀態下就完成了所有牙齒的治療。術後樂樂牙齒不疼了,變漂亮了,如今也開朗了。楊湘暉介紹,針對年齡小、合作度差、齲齒嚴重的小朋友,全麻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早在2013年時,全科只有1例患兒接受全麻下治療,但是從2016年就急劇增加到100例,而今年已有200余例。
“剛開始,很多家長不理解不接受,有的家長一看到‘知情同意書’裏描述的各種麻醉風險,立即放棄。”楊湘暉説,家長們最擔心的是全麻影響智力問題,最新權威的研究表明,單次的、短時間(3小時以內)的使用麻醉藥物不會對嬰幼兒的行為和學習能力産生負面影響。另外,楊湘暉還強調,兒童口腔全麻與手術全身麻醉是有區別的,前者更側重於鎮靜,不需要太多的鎮痛,患兒在結束治療之後能夠很快甦醒過來。
暑假扎堆來看牙
口腔正畸最火爆
5日清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候診大廳排滿了前來就診的市民和患兒。隨著市民口腔衛生意識的提高以及對牙齒美觀的追求,口腔正畸已然成了明星選項,出現“地包天”、齙牙、牙齒不齊、智齒等問題的患者都趕在假期來修整。該口腔科正畸醫師程鋒介紹,孩子牙不齊的原因很多,遺傳只是一方面,咀嚼和呼吸或吞咽功能異常都可能影響到牙齒和頜骨的發育。
“有的孩子習慣吮指、張口呼吸等可造成前牙開闔畸形,還有地包天、前牙間隙、牙列擁擠等問題,家長都應及時發現,及時就醫”。程鋒強調,看似只影響美觀,其實牙列不齊等錯合畸形對青少年患者的心理也會産生嚴重的影響,還容易造成咀嚼、發音及語言、吞咽等功能的障礙,不利於牙齒清潔,易形成齲齒和牙石,累積久了就會引起蛀牙、牙齦炎和牙周炎等,影響牙齒和牙周健康。
程鋒還特別提醒,以往很多醫生都建議等孩子牙齒換完後再進行牙齒矯正,但很多在換牙前即存在的口腔問題等到換牙後再去矯正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會使矯正的週期大大加長,複雜的矯治裝置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生活,而且矯治效果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據了解,目前該院口腔科在治療兒童及成人各種牙列擁擠不齊、前牙開闔、前牙深覆蓋與深覆合、牙間隙等錯合畸形,以及兒童齲齒填充、種植牙手術及修復、牙齒美白術、牙冠延長術、顯微超聲根管治療術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專家也提醒,被很多人忽略的“刷牙”其實是口腔保健最重要的手段。正確的刷牙應當將牙齒的所有面都刷乾淨,並完全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縫隙中的殘留食物,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3分鐘。(記者黎清 通訊員周建躍 溫紅蕾 黃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