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入規”企業衝刺千家
圖為:在嘉魚縣經濟開發區官橋工業園內,湖北歐維姆纜索製品有限公司員工在加工大橋主纜索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張育明 攝)
按我國統計制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入規”工業企業的數量被視為一座城市未來經濟增長的根基。
咸寧市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該市每年新進入規模以上行列的企業數均穩定在80家左右,在湖北省處於中游。2018年,該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15家,在湖北省位居第二,僅次於武漢;2019年元月至7月,該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家。
咸寧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底,全市規上企業總數有望超過1000家,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打牢根基。
出臺獎勵化解顧慮
翻看咸寧新“入規”企業名單,各縣市區多點開花,主要集中于食品飲料、電子信息、建築材料、機械製造等領域,這些正是咸寧傳統優勢行業和著力打造的新興産業。
家底並不厚實的咸寧為何突然發力?
咸寧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有多重原因促成。一是宣傳化解企業對“入規”的誤解,引導一批;二是出臺獎勵政策,推進一批;三是加大招商力度,引進一批;四是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幫扶一批。
該市一家工業企業負責人介紹,以前對“入規”心存顧慮。進入規上企業後,每月得由專人負責工業産值相關數據的統計和報送,還需經常接受核查檢查,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另外擔心企業的生産經營情況甚至商業機密洩露。
為化解企業的顧慮,該市經信局聯合稅務、統計等部門對擬“入規”企業進行培訓,釋疑解惑。各縣市區相關部門多次到企業指導、宣傳,並建章立制為企業數據保密。
2018年,咸寧市出臺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入規”並對技改、研發方面的投入予以補助。除了市級獎勵外,各縣市區獎勵也不斷“加碼”。
鹹安區科經局分管副局長介紹,除了對新“入規”企業獎勵,規上企業的技改投資還可按實際固定資産投資額的10%予以獎勵。2018年該區技改獎勵支出1200余萬元,2019年財政預算拿出3000萬元以上技改獎勵資金,力爭完成20家新入規企業目標。
設“門檻”解難題
在咸寧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宣傳和政策引導,規上企業快速生長的種子在3年前就已種下。2016年底,咸寧市新一屆黨代會提出“三抓一優”,一輪招商引資的熱潮就此掀起。
2017年該市新簽約項目890個,2018年上升到949個,這其中約有一半是工業項目,它們中相當一部分已開工投産,生根發芽。
招商引資過程中,部分縣市區開始提高門檻,不再“撿到籃子都是菜”,而是優先鼓勵有實力且符合産業發展方向的企業落戶。
赤壁市科經局介紹,對政府採取重資産招商方式引入該市的工業企業,企業必須承諾在投産1年內“入規”。對於自行購地的企業,也必須在投産2年內“入規”。對招引企業,千方百計解決項目建設和生産經營中的困難,促進早日“入規”。
湖北高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從深圳引入赤壁的一家高新電子産品生産企業,主要製造智慧平衡車、滑板車、智慧水電錶具等産品。該公司常務副總張紅波介紹,2018年9月底從深圳來此考察,一個月後決定在此投資。赤壁市政府拿出5棟廠房供給企業,3年免租金。高瞻公司立即開始裝修並招聘職工,然而不少求職者抱怨,公交線路少,走到最近的公交站要十多分鐘。高瞻公司向咸寧市政府反映,沒想到很快得到回復:調整一條公交線路走向,並在公司門口設站,方便職工上下班。“解決了後顧之憂,公司招聘也順利了,目前正鉚足了勁生産,2019年6月就成為了規上企業。目前,公司還擬上馬新産品——可折疊的智慧自行車,年內産值至少過2億元。”
增數量更要促轉型
伴隨著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的遞增,咸寧工業的“成績單“逐漸亮眼。
上半年,咸寧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不僅高出全國、湖北省平均水準,而且成為近5年來該市工業發展最快時期。
咸寧市經信局局長郭冰生表示,咸寧仍處於工業補短板階段,需大力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壯大規上企業“朋友圈”。比如,將有潛力的小規模企業、在建工業項目以及近兩年退出規上企業庫的工業企業納入重點監測和幫扶範圍,因企施策,幫助解決困難、開拓市場,邁過規上的門檻。
促增量的同時更注重提品質,通過培育新興産業,實施技改、扶持隱形冠軍、研發核心技術等方式轉換發展動能。
咸寧市計劃,到2025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達到15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萌 通訊員 徐輝煌 胡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