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檔案館開展跨館異地查檔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蘇喜茹 通訊員 呂東徽):8月12日至13日,湖北省檔案館分別在宜昌、襄陽、十堰市開展跨館查詢業務對接,對外公佈查檔專線電話(傳真)和工作流程,併為首批異地查檔跨館服務試點的30個偏遠地區縣市檔案館授牌。該服務項目的開啟,意味著這30個縣市的群眾從8月20日起即可在本地檔案館查詢湖北省檔案館的館藏檔案。
湖北省檔案館館藏有豐富的民生檔案,其中學籍檔案是縣市群眾查詢最多的民生檔案。現在湖北省檔案館每年接待群眾查檔利用10000多人次,2018年出具查檔證明6000余份,其中80%是縣市區的群眾。這些群眾過去到湖北省檔案館查詢檔案,要花費不少路費和時間。在湖北省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湖北省檔案館領導班子認真檢視問題,針對“偏遠地區群眾查檔跑路多、跑冤枉路”的問題,湖北省檔案館館長黃國雄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在6個市州的30個偏遠地區開展跨館查詢便民服務試點,建立湖北省檔案館查檔業務代辦點,多年來偏遠地區群眾到湖北省檔案館查檔用檔不便的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30個首批異地查檔跨館服務試點單位分別是十堰市的鄖陽區檔案館、丹江口市檔案館、鄖西縣檔案館、竹山縣檔案館、竹溪縣檔案館、房縣檔案館;襄陽市的棗陽市檔案館、宜城市檔案館、南漳縣檔案館、保康縣檔案館、谷城縣檔案館、老河口市檔案館、襄城區檔案館;宜昌市的遠安縣檔案館、興山縣檔案館、秭歸縣檔案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檔案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檔案館、夷陵區檔案館;黃岡市的英山縣檔案館、黃梅縣檔案館;恩施州的恩施市檔案館、利川市檔案館、建始縣檔案館、巴東縣檔案館、宣恩縣檔案館、咸豐縣檔案館、來鳳縣檔案館、鶴峰縣檔案館;神農架林區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