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大調研促發展難題破解
“採用‘先使用後付費’模式後,僅燃氣費這一項,一個月可騰出50多萬流動資金。”襄陽市景華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慶説,該公司于8月初更換了燃氣付費模組後,受益不少。
他説,該公司使用這一模式,得益於襄陽市經信局主動到一線找問題而推動的。
為解決中小製造企業資金難題,前不久,襄陽市出臺辦法,明確要求燃氣公司落實“先使用後付費”模式。然而,該市經信局局長段細柱在調研中發現,很多中小製造企業並沒積極響應。原來,原有的燃氣表不支持改變付費模式,如按燃氣公司要求更換燃氣表,企業要支付成本價4萬元,難以接受。
經協調,燃氣公司取得表具廠家技術支持,開發出新的付費模組。該市70多家使用天然氣的中小製造企業在免費更換模組後,均可“先使用後付費”,每月共可增加1000多萬元流動資金。“先使用後付費”模式的落地,是襄陽市經信局落實該市“學習調研、擔當落實”專項行動的具體表現。從7月初開始,襄陽市以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推動該項行動,要求“領導結合分工、部門結合職能、黨員結合崗位”,主動到一線調研,查找問題,解決問題。到8月初,該市共收集意見建議711條,查擺問題337個,出臺374條整改措施。
建設鐵佛寺農貿市場,是襄陽市政府2019年十件實事之一,但推動緩慢。襄陽市商務局調研發現,除因拆遷滯後、調整市場規劃等客觀原因外,部門間推諉不擔當,是其中的主因。為此,該市商務局協調相關部門,多次召開現場會,掃清開工障礙。據介紹,該市場8月可進場施工,10月初工程可完工。
襄陽市專項行動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對調研中查找出來的問題,將明確整改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實行銷號管理。(湖北日報記者姜遠海、通訊員江偉兵、王亞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