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留學的孟加拉國小夥蔡鵬——在武漢有很多“心頭好”
圖為:蔡鵬接受採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7月25日,武漢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一間辦公室內,蔡鵬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的採訪本上端端正正寫下自己的名字。
這兩個字筆畫不少,他寫得格外認真,寫完之後自己先打量了一會兒,靦腆地笑了,介紹説這是他的中文名字,“是老師取的。”
蔡鵬來自孟加拉國,原名Arpon Barua Rivu,目前在武漢大學漢語言專業讀大二。畢業後,他想回國當一名漢語老師。
愛上熱幹面的味道
蔡鵬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從熱幹面開始的。
他還記得兩年前剛到武漢的那一天。晚上十點才抵達的蔡鵬和朋友們打算出門找些吃的,無奈許多飯館都關了門。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麵館,卻又看不懂菜單。正巧,鄰桌有人在吃麵,幾個人比劃著告訴老闆,給他們也同樣來一份。面很快端了上來,蔡鵬先吃了一口,感覺有“説不出的滋味”,怎麼也不敢再吃第二口。
後來他才知道,這種“味道很奇怪”的麵條,就是武漢有名的特色小吃“熱幹面”。
入鄉隨俗,蔡鵬決定多嘗試幾次,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他漸漸愛上了熱幹面的獨特味道。
除了熱幹面,武漢還有許多蔡鵬的“心頭好”。
他最愛去的地方是東湖,美麗平靜的湖面總能給他某種力量——即使是不開心的時候,只要去東湖邊走一走,也能讓心情好起來。
課餘時間,蔡鵬幾乎走遍了武大的每個角落,“最喜歡站在櫻園頂,俯瞰櫻花大道。”2017年冬天,他還在武漢第一次見到了下雪,開心得像個孩子。
將來會做漢語老師
蔡鵬從小就想當老師。
高中畢業之際,蔡鵬在家鄉報紙上看到有關孔子學院的報道,知道了那是專門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構,為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正規的漢語教學渠道。
來中國留學的念頭就此萌生。蔡鵬找到當地孔子學院辦公室,詢問如何才能報名加入其中。2017年,他如願來到武大。
蔡鵬説,他在網上看到武大被稱為“最美大學”,一直想來看看。能夠身處學校的美景之中,感到“非常高興”。
不同於英語發音習慣的中文拼音,讓蔡鵬覺得很新鮮也很有難度。
“最難學的是聲調。”蔡鵬説,他正在準備漢語水準考試,為此放假都沒有回家。
兩年後,蔡鵬將會完成學業,回到孟加拉國專門教漢語。
“在武漢我收穫了很多,不只是學會漢語。”蔡鵬説,去年他忘記了自己的生日,上課時卻發現同學們早已準備了蛋糕,集體為他慶生。
這件事,他至今唸唸不忘,説起來仍然充滿幸福與感恩。
蔡鵬打算,畢業時邀請父母來武漢參加畢業典禮。回國後,他不僅會教好漢語,也會努力把在武漢收穫的溫暖和感動繼續傳遞給其他人。(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曾雅青 實習生 田西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