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強勢推進老舊小區、市政設施改造提檔
原標題:大冶強勢推進老舊小區、市政設施改造提檔 “民生微實事”暖民心
“過去小區的人都急著搬走,現在都不願意出去,房價也漲了不少。”大冶市東嶽街道辦事處保康社區業委會主任劉賢啟説。
保康社區建於1993年,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路面坑洼不平,車輛亂停亂靠,私搭亂建嚴重,垃圾堆積成山,污水四溢,居民怨聲載道。
2016年以來,大冶市開展“黨建引領·幸福小區”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該市住建局以此為契機,配合市城管局、林業局、園林局等部門改造老舊小區。
通過清運500多噸垃圾,現澆13個化糞池,拆除20多處違章建築,安裝路燈、健身器材等設施,道路刷黑4000平方米,植樹種草,重新粉刷墻面,保康徹底“改頭換面”。以前小區週邊夜市門店油煙污染嚴重,現在則打造出長700米的特色“家風家訓文化墻”,成了遠近聞名的“文明社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大冶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該市住建局著力辦好“民生微實事”,強勢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市政基礎設施改善提檔改造工作,居民反映的一個個痛點被擊破解決。
7月底,記者在大冶市新冶大道看到,礦業大廈至金灣路段被圍擋圍起,圍擋裏約5米深的基坑裏,工人正在進行土方挖運及箱涵主體鋼筋製作施工。
“新冶大道積水,老百姓苦惱好多年了”,大冶市住建局副局長萬文景介紹,過去,由於新冶大道路段地下雨水管網錯搭、混搭現象較突出,容易形成雨污合流,對紅星湖水質造成污染。加之汛期排水不暢,易引發礦業大廈轉盤積水,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2019年3月,大冶市啟動新冶大道至紅星湖排水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入水口處主體結構及2節箱涵的澆築,新冶大道段已完成10個標準節箱涵的主體澆築施工及30米墊層澆築。工程將於2019年底前完工,有效緩解中心城區“看海”現象。
2019年入夏后,大冶市育才路圓圓副食店老闆陳先生,時常會在店外的大樹下搬置躺椅,休憩一番。“以前路上停滿了車子,路面被壓壞不説,店門口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2018年以來,大冶市政府投資2500萬元,完成了建設路、育才路、余府路等20條城市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刷黑改造和整改修復。
萬文景説,城市道路“雙修”工程,一是為解決市民出行難,二是要創造良好人居環境,弘揚城市綠色文明。
位於大冶市中心城區東部的尹家湖,流域面積17.62平方米,是大冶最主要的天然湖泊之一,一直被譽為大冶人的“母親湖”。湖區周圍是市民日常休閒、健身的主要場所。
近年來,該市投資近3億元,啟動尹家湖兩岸濱水綠化工程建設,修建了景觀綠化、截污、水體保護等工程,兩岸綠化率達90%。同時,完善包括廣場、遊園、濱水設施、園路、綜合管線等配套設施。
如今,尹家湖兩岸以步行路為主軸,輔以棧道、綠地、橋梁,可串聯各景區,形成環湖7公里的生態走廊。“這裡有香樟、桂花、紫薇、三角楓、日本晚櫻、臘梅等好多品種的植物,不同季節看不同的花,這裡就是我們大冶人的園林。”家住在錦繡花園小區的退休職工黃飛蘋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倩倩 通訊員 樂祥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