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推進“廁所革命” 公廁也能變風景
原標題:武穴推進“廁所革命” 一廁一景 一廁一品 公廁也能變風景
8月24日,武穴市廣濟時光景區內,一間造型古樸的建築安靜佇立,不時有遊人進出。
其中一扇門上,標識牌上畫著一對夫妻牽著孩子,還有一個輪椅的圖案。
原來,這是一個“第三衛生間”,在男廁和女廁之外單獨設立,專供殘疾人以及異性人士陪同不能自理的親屬如廁之用。有了這樣的衛生間,抱著閨女的奶爸、帶著生病老伴的太婆、推著輪椅的殘疾人,都不必再站在公廁門口徘徊發愁了。
建設暖心的“第三衛生間”,是武穴市開展“廁所革命”的一個縮影。
“天天走街串巷,最難的就是找個廁所了!”對曾經的如廁難,武穴計程車司機張偉深有感觸,由於工作性質特殊,他們沒有固定的休息場所,有時為找廁所,要開車兜上好幾圈。
2014年初,為解決市民如廁難的問題,武穴將公廁建設列入全市十件大事之一,力求將公廁建得既好用又好看。“廁所革命”並非易事。“人人離不開公廁,但人人又討厭公廁。”武穴城鄉環衛局局長陶勇勝表示,由於擔心衛生等問題,一些單位和居民都不願公廁建在自家門口,選址就是頭一道難題。
為此,城鄉環衛局工作人員多次實地勘察及協調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園林綠地、邊角地、市政設施用地,建設獨立式、附屬式、移動式等多種形式的公廁。
公廁不僅要實用,也要美觀。陶勇勝介紹,該市以“一廁一景”“一廁一品”理念,要求公廁外觀、色彩、造型需與周邊環境、建築物融為一體,成為城市亮點。
四季園公廁,白墻青瓦、檐角微翹,古典氣息撲面而來;市民廣場移動公廁,方方正正、設計極簡,可移動的設計更顯方便;朱木橋社區公廁,遠看像可折疊的方盒,造型獨特……除外觀各不相同外,每間公廁內都張貼了不同的公廁知識和妙趣橫生的小故事,營造出特有的廁所文化氛圍。
武穴還專門為公廁保潔工作制訂精細化標準、配備專職保潔員,地面擦洗時間、熏香次數等都有詳細規定可查,確保公廁乾淨整潔,打造出“家居式公廁”品牌。
截至目前,武穴城區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公廁72座、在建22座,是黃岡縣市城區公廁建設數量最多的縣市。2016年,該市玉湖公廁獲得“全國最美公廁文化獎”;2018年,“家居式公廁”獲得“全國公共廁所入選案例”。
如今,造型各異、管理精細的公廁,已變成武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曾雅青 通訊員 郭佔軍 魏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