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聚焦鄉村振興戰略 心繫美麗鄉村建設
實踐團隊與“華潤”技術負責人討論鄉村規劃 供圖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團委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8月27日,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的7名學生和2名帶隊老師結束了為期9天的“追尋紅色足跡,情係聖地發展”專項活動。學生們通過此次實踐行認識到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村建設現狀,了解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法,初步領悟了鄉村振興工作的精神文化內涵。
鎮企合作獲雙贏 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的南泥灣,是陜北的好江南。”8月19日,實踐團隊抵達南泥灣,據村幹部介紹,南泥灣馬坊村脫貧攻堅的經驗就是大力發展當地優勢産業,抓住機遇與大型企業進行合作。
南泥灣政府緊緊抓住華潤希望小鎮建設機遇,積極引導村民共同參與、共同支持,結合古村落保護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讓馬坊村走上致富道路。實踐團隊隊長邢楊書瑄説:“目光長遠,敢於創新的精神是馬坊村致富路上的引路燈,在我們將來的學習生活過程中也要學習這種精神。”
針對這種鎮企合作的模式,領隊老師朱磊向成員們分享了2019年武漢科技大學城鄉規劃專業畢業生答辯所採取的校企合作的模式,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前與社會接軌,又促進了企業的招工效率提升,與馬坊村鎮企合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實踐團隊成員張亦弛體驗蘋果壓枝技術 供圖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團委
抓住當地優勢産業 産業帶動扶貧扶智
8月20日,實踐團隊抵達貧困村代表村落——麻塔村。駐村幹部薛靜和村長白治鋒熱情地接待了團隊成員,為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村扶貧工作的進展及成果。隨後的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們親自體驗並在村長的指導下完成了一大片蘋果林的壓枝工作。
團隊成員姚聰在結束鄉村走訪調研後感慨:“每一個鄉村都要走各自獨特的振興之路,只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才能完成扶貧扶智工作,走上致富的道路。各地在落實鄉村振興工作中所展現的精神也將伴隨我們未來的學習生活。”
據了解,在實踐活動後,每位成員都將把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想寫成論文,提煉優質觀點,總結後將借助網絡助力當地扶貧致富工作。(文 朱磊 張亦弛 編輯 蘇喜茹)
實踐團隊與王灣村村幹部合影 供圖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