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四個平臺推進“協商在一線”
破解餐廚垃圾難題,請你來協商——9月2日,十堰市政協辦公室發佈“線上民意懇談會”通知,這是該市2019年舉行的第113場民意懇談會,也是首次利用網絡舉辦線上民意懇談會。
近年來,十堰市政協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把政協協商的觸角和末梢向“大眾協商”延伸。張灣區政協從2011年開始探索建立“兩聯訪”制度,幾年來共聯繫訪問群眾2.36萬人次,提交提案752件,協商解決實際問題650件;竹溪縣從2017年開始舉辦“民意懇談會”,至目前組織召開懇談會34場,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230多件。
兩地的探索為十堰市整體推動“協商在一線”工作提供有效經驗。2019年6月,十堰市委印發《關於在全市政協開展“協商在一線”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搭建“有事好商量”鄉村民意懇談會、社區民意懇談會、線上民意懇談會、流動民意懇談會4個平臺,推動“協商在一線”工作在全市各縣市區全面開展。
該市建立“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主抓、部門參與、各界配合、整體聯繫”工作機制,明確參會對象有政協領導、黨政幹部、政協委員等,對群眾不設人數限制,自願參加。每期確定一個懇談主題,要求注重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著重選擇黨政部門顧不過來的“麻煩”事,人民群眾身邊的“瑣碎”事,社會各界反映集中的“煩心”事,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阻梗”事。同時,針對群眾現場提出的個別議題,組織方根據情況確定現場解決或是作為下一期的議題。
懇談方式包括現場發言、提問、討論、解答等環節,針對現場提出的問題,部門負責人必須給予答覆,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解決的給予解釋説明或限期解決。
2019年以來,十堰市區兩級政協共組織各類民意懇談會113場,解決了竹溪縣3鄉鎮加油加氣難、十堰東城工業園公交車缺位等各類問題164件。(湖北日報記者饒揚燦、劉漢澤、通訊員李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