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因地制宜提升“紅色物業”服務
圖為:金橋郡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在巡邏。(視界網 吳燕軍 攝)
2018年,潛江市在社區全面推廣“紅色物業”模式,但運作中一度面臨困惑——如何發揮好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使“紅色物業”真正成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載體、聯繫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
2019年,該市以老舊小區南苑小區、新商業小區金橋郡小區、“飛地”小區興城園小區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地推出黨員“雙報到、雙服務”等多種措施,進一步提升小區“紅色物業”服務水準。
黑了10年的樓道亮了
9月8日晚,南苑小區居民劉中平一聲咳,樓道的燈瞬間亮起。他説,多年來,回家路都是一片漆黑,現在不一樣,感到既安全又溫暖。
南苑小區為原潛江市化學助劑廠宿舍區。2009年,企業改制後,112戶小區居民的物業服務變成老大難問題——由於老舊小區條件差、實力弱,沒有物業公司願意接管,小區裏的樓道燈就沒再亮過。
2018年,“紅色物業”進駐南苑小區,同樣面臨“無米下鍋”的尷尬。
如何讓“紅色引擎”轉動起來?小區所在的紅廟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煥森説,南苑小區居民結構複雜,只有抓住一隻“領頭雁”,才可能帶動大夥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領頭雁,最終鎖定為居民彭振彪。67歲的他,是原助劑廠最後一任廠長,説話有分量;他是小區的熱心人,深受居民喜愛。
在社區的支持鼓勵下,彭振彪被選為小區支部書記。點亮小區5棟樓,總計56盞樓道燈,成為他的一大目標。
彭振彪和支部5名黨員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按每戶20元/年標準收來物業服務費。8月底,他們將樓道燈全部裝好,還全面做了大掃除,使小區環境大變樣。
9月初,彭振彪得知市里正在解決不動産證登記歷史遺留問題,他多次赴相關部門諮詢,回來後又逐門逐戶登記,最終確定小區有96戶居民未辦證。
如今,這份名單及相關資料被提交至政府部門辦理。“彭振彪帶領社區的優秀黨員,用汗水贏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劉中平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積分考核讓黨員動起來
9月8日晚,金橋郡小區紅色廣場上演“情係中秋”晚會,近20名黨員或登臺表演、或維持現場秩序。
潛江市嘉友物業服務公司經理朱方偉説,凡小區開展文藝、志願等活動,小區黨員總是最積極。
朱方偉説,該小區于2018年5月成立“紅色物業”,卻一度面臨尷尬:小區有多達168名黨員,但有部分黨員參與熱情不高,部分“紅色物業”服務最後還是變為物業公司在做。
對此,該市在小區啟動黨員“雙服務、雙報到”試點,並引入積分制考核。
在這一新機制下,168名黨員要“在所在轄區社區報到,服務社區,並以個人身份在所住小區報到,服務小區居民”。期間,他們每參與一次活動或提供一次服務,由社區或小區按照其貢獻大小積分。年底,其積分將報至市委組織部和其所在單位,作為評先評優等參考依據。該機制激活了小區黨員積極性,使小區物業管理難度大大降低。
8月23日,金橋郡小區針對高空拋物、樓道電動車充電、不文明養犬、不文明乘電梯四類突出問題開始專項整治。期間,小區黨員以所在門棟為單位,廣宣傳、查隱患、提建議。
半個月來,該小區查出上述不文明問題僅有4起。
“飛地”小區服務不斷檔
幾天前,興城園小區院內路面出現破損。第二天,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王明譜就組織人手將破損路面維修好。小區居民對業委會的紅色物業管理讚不絕口。
“放在過去,怕是要等上幾年還不一定修得成。”王明譜説。
這話不假。興城園小區身份尷尬,它的宗地屬於竹根灘鎮,但所在地又位於城區建設街社區管轄範圍,也就是在主城區中突然“飛”進來一個鄉鎮小區。
作為“飛地”小區的興城園小區,多年身處“兩無”尷尬:無物業管理、無社區接管,開展“紅色物業”阻力重重。
激活這類小區“紅色引擎”,理順“飛地”責任關係是關鍵:
明確小區身份,興城園小區被劃入建設街社區管理。此後,在建設街社區支持下,小區被申報納入全市背街小巷及老舊小區建設項目庫。同時,該市城管部門每日對其提供垃圾清運等服務。
確定管理主體,以小區5名黨員牽頭,成立業主委員會,實施居民自治。業主委員會成立後,通過向業主收取物業費、停車費,解決資金問題。
眼下,小區業主委員會把收取的物業費用來購置車輛識別道閘系統,並聘請門衛值班,實現了小區管理服務24小時不斷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