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開發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近日,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的養殖戶周嚴拿起手機,向前來參觀的同學們介紹説,點開這個叫“漁家樂•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的手機APP,介面就顯現出魚塘水體的酸鹼度、水溫、水裏的含氧量等水質實時情況,還有歷史數據分析。當魚塘裏的水質酸鹼度、水溫、水中的含氧量等指標出現異常時,通過手機就可以自動打開水泵進行抽水、排水,還能開關增氧機、投餌機等設備,使魚塘裏的異常指標儘快恢復正常,給魚打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次觸動 從痛點之中找到亮點
“漁家樂•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是由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學生譚俊逸、譚荔夫、魯文君、吳蓯聰、朱桁東等同學研發的。
他們之所以研製這套系統,是因為走訪水産養殖戶時,發現漁農的魚塘因為泛塘處理不及時,上萬斤的魚全死掉了,漁農痛哭失聲。還有漁民靠經驗養魚,沒有辦法對魚塘的各種養殖水環境指標進行精確控制,極易造成餌料浪費、魚病頻發、藥物濫用,甚至大量死魚的現象。於是,他們決定用機器實行智慧養魚,讓養殖走向數字化。
他們的想法得到了學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林穎、農學院院長瞿宏傑的支持,並由湖北産業教授李修峰進行跟蹤指導。這些同學從此邁開了從農業到“農學+工學”的融合創新之路。
同學們和各類漁業機電儀器設備供應商一起,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進行相應設備研發,以解漁農生産中的痛點;到各類魚塘了解,並進行試驗,獲得不同魚類的不同生長環境指標,並把它們精確精確再精確;把各類漁業機電設備和軟體數據進行模組式整合升級,再投入到魚塘進行試驗,用實際效果獲得漁業機電儀器設備供應商和養殖業主的認可,從而實現三方合作。經過努力,他們終於成功開發出“漁家樂•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
一次推廣 從“0”跨越到“100”
在大家的努力推廣下,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養殖戶周嚴用上了這套設備,並且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變化:以前,魚塘每天得有人測量記錄水溫、pH值、溶氧,查看魚情,現在變成了直接在手機上隨時隨查看,節約了人工;以前,投喂飼料、藥物靠的是經驗,現在靠的是數據,飼料投喂量、藥物投入量大大減少。
經過核算,周嚴在使用“漁家樂•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之後,平均單産增長率達到17.95%,産值增長率為24.45%。
“漁家樂•漁業遠程實時測控系統”的成功探索和應用,得到了襄陽、十堰兩地眾多水産養魚戶的歡迎。目前,該系統已在襄陽市推廣使用100多套。
前段時間,這個創意項目榮獲“第五屆中國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金獎,被推薦參加全國比賽,現在正在衝刺國賽更高獎項。(文 陳春林 編輯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