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洲賀橋小學101名孩子喜進“電腦教室”
原標題:學雷鋒精準扶貧輕騎隊走進賀橋小學 101名孩子喜進“電腦教室”
18日,精準扶貧輕騎隊特別行動來到新洲賀橋小學,為孩子們送去電腦、圖書、體育器材記者苗劍 攝
18日,“學雷鋒精準扶貧輕騎隊”特別活動第15次出征,為賀橋小學的101名學生送去關愛。活動共捐贈20套電腦,援建了“希望工程電腦教室”,另外捐贈了一批體育器材和圖書,20名貧困學生每人獲500元助學金。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共青團武漢市委、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繫舉辦。
25名老師用愛守護101名學生
賀橋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小學,服務於半徑約5公里的10個村子,每年級一個班,一年級新生11人,學生最少的五年級僅5名學生,全校總共101名學生。
“之前,我們的孩子們只能在硬生生的水泥地面追逐,安全隱患極大,安靜點的孩子只有和小樹、小花、小蟲子玩。中秋節期間,校園裏增添了我們渴望已久的體育器材,單雙杠、籃球架、乒乓球桌等,孩子們格外開心。”該校校長彭鵬英告訴記者。
學校的孩子約九成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年齡又很大,學校的老師們既關心孩子的學習,也關心孩子的生活。經常有老師把自家孩子穿小了的衣服、鞋子拿到學校送給學生,有的老師家裏做了什麼好吃好喝的也會帶到學校和孩子們分享。
賀橋小學是2006年教育體制改革後合併而成,直到2016年,學校才正式開設美術、舞蹈、體育相關的課程和社團。“剛開設美術課時,孩子們都不會畫也不敢畫,一張大白紙只在角落畫個小小的圖。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我們的美術教室貼滿了孩子們的畫。”王曉麗老師介紹道,“開設了文體美術的課程和社團後,孩子們明顯開朗了許多。以前這些孩子大多內向,不願意交流,寫作文時遇到寫父母的題材就會默默流淚。現在有不少孩子活潑開朗,願意主動分享交流。”
九成留守兒童喜迎20台新電腦
除了500冊嶄新的課外書,市委宣傳部、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長江日報、武漢晚報為“希望工程電腦教室”授牌,為空置的電腦室配備了二十台新電腦,讓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世界。11歲的小女生鄧知慧一頭短髮,今年上六年級,父母都在外打工。當記者問她怎麼解決吃飯問題時,她説有時候自己買著吃,有時候去鄰居家吃。當她得知有新電腦時,表示很嚮往能用新電腦和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視頻聊天。
活動中,“輕騎隊”接觸到許多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父母照料的孩子,他們笑容不多,但卻十分懂事。“我有個2歲的弟弟,還有個6歲的堂弟。”9歲的鄧思晨告訴記者,“爺爺和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堂弟的爸爸媽媽也在外打工,通常家裏就只有奶奶照顧我們三個孩子。”鄧思晨的爸爸媽媽一兩個月回家一次,鄧思晨每天主動洗碗、洗衣、掃地、帶兩個弟弟,奶奶忙起來也會煩,鄧思晨就主動勸奶奶到鄰居家去玩玩,放鬆下。奶奶也總是心疼地摸摸她的頭,消氣了。8歲的鄧雅韓有個一歲半的小妹妹。這學期開學以來,她做好的作業已經被妹妹撕過五次了。每次作業被撕完,鄧雅韓不僅不發脾氣,還通常會找個玩具遞給小妹妹,再找個角落位置重寫作業。
“學雷鋒精準扶貧輕騎隊”邀你的加入
“學雷鋒精準扶貧輕騎隊”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團市委、市殘聯聯合發起組建,面向社會招募愛心家庭和愛心企業,走進省內及武漢的貧困山區和鄉村,深入精準扶貧家庭、留守兒童、殘疾人、貧困學校。送物資、送技術、送項目、送醫送藥,組織城鄉兒童“手拉手”共建活動,組織愛心家庭參觀老區紅色教育基地,實行輕便化、點對點的“輕騎兵”式扶貧。
活動由武漢晚報公益文化傳播院、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好醫網、武漢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漢網等聯合承辦。
您可以聯繫本報,幫助一個或多個貧困學生,一個書包、一個籃球或是您覺得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物品……同時,也可以資助孩子們生活費,具體標準為資助每人每年1000元。(文/記者胡麗君 馬慧潔 唐婧妮 通訊員易建新 圖/記者苗劍)
報名方式
1、熱線電話:027-82438380(武漢晚報公益文化傳播院)、85499902(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工作日上班時間)。
2、如果您想捐助現金,可捐款至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備註註明“學雷鋒精準扶貧+捐助學生姓名”。開戶行:武漢市漢口銀行長江日報路支行 戶名:武漢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賬號:048010120111000137
3、網上報名:關注“長江公益”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姓名+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