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崇陽路通人旺産業興
圖為:2018年,崇陽縣投入3000萬元用於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近3年累計完成 1170公里隱患道路防護工程建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汪佳 攝)
2015年,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以下簡稱“四好農村路”)的總目標。
崇陽縣位於幕阜山區,不通鐵路,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其中農村公路里程佔全縣公路的九成以上。
該縣將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一號民生工程,近3年先後投入15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截至2018年底,全縣農村公路里程達2799公里。12個鄉鎮全部貫通二級以上瀝青路,村村貫通四級以上水泥(瀝青)路,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瀝青)路。
目前,崇陽已成為湖北省幕阜山區唯一的“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並正努力爭創全國示範縣。
9月11日清晨,崇陽三小茅井校區傳出琅琅讀書聲。茅井校區原名茅井小學,位於崇陽縣天城鎮茅井村。雖然距縣城才幾公里,但幾年前因不通大橋,村民要坐渡船過河才能進城。村裏的孩子逐漸遷走,最少時茅井小學才13名學生。
2017年起,在市、縣各級部門幫扶下,修建了茅井村的跨河橋梁,拓寬刷黑通村公路,村裏到縣城的路程從原來一兩小時縮短至20分鐘。崇陽三小也順勢託管茅井小學,前來讀書的孩子增加到100多人。
因修路帶來的新變化,在幕阜山區的崇陽縣每天都在發生。
鋪下的是路,樹起的是碑
該縣政協副主席、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周國香介紹,2015年全國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之初,崇陽已實現村村通公路,但檔次不高。一是建設標準低,很多通村路寬度只有3.5米,小汽車得依靠錯車臺才能錯車。二是不少組和自然村灣沒有公路,百姓出行困難;三是道路安防設施不足,美化不夠。
崇陽縣委主要領導在多個場合力挺交通建設:“只有修路,沒有退路!”“鋪下的是路、樹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作為全縣一號民生工程,“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崇陽如火如荼。
崇陽地處山區,財政總收入剛過10億元,各項剛性支出捉襟見肘,而山區公路每公里造價約在千萬元,修一條路花費上億元是常事,錢從哪來?
周國香介紹,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資金為輔,百姓自願參與,採取“向上爭取一點、財政統籌一點、工作隊幫扶一點、社會捐助一點、集體經濟幫一點、一事一議解決一點、群眾自願捐助一點”的“七個一點”的辦法解決資金困難。
從2016年至2018年,崇陽縣平均每年整合修路資金達5億元,約佔年財政支出的15%。每年新建農村公路超100公里,拓寬升級公路超200公里,新建公路安防工程近400公里。不少交通局職工坦言,一年幹的活相當於過去五年。
白霓鎮橋頭村道路狹窄,2018年底開始拓寬改造。但還未開工就遇到了難題——拓路要佔用部分村民土地,有的農民不樂意。
村支部第一書記劉協猛説,涉及到村委會幹部的土地要佔用的,幹部帶頭讓出來。村委會動員各組集中流轉土地,利益共擔,讓被佔地農民損失最小。同時,給村民講道理,想到未來發展,村民的思想疙瘩逐步解開了。“佔用的土地沒有補償一分錢。為修路,村裏鄉賢還帶頭募捐了三四十萬元。”
智慧化養護,重建更重養
如今,像橋頭村一樣,許多昔日的羊腸小道改成了寬闊的瀝青路。
白霓鎮回頭嶺村,六七米寬的紅色瀝青路從村口延至鄉灣,沿路竹影婆娑、稻浪滾滾。天城鎮洪下村,馬路中間紅黃藍彩色隔離線讓人直呼新鮮。路旁青山夾河而立,山、河、路、人,渾然如自然山水畫。
在崇陽,這樣的田園風光路不勝枚舉。“不僅要修好路,更要管好路,做到縣有精品路、鄉有示範路、村有整潔路。”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龐平珍説。
9月11日上午,養護員程日祥帶著隊員在天路線(天城鎮至路口鎮)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近10公里天路線路面乾淨平整,廢棄的塑膠袋難看到。“無論颳風下雨,每條公路一週要清掃二三次。除了保潔,大約10釐米高的雜草要全部割掉。此外,日曬雨淋道路會開裂,不及時修補就會小裂縫變成大裂縫。無論多熱的天,我們都得備上補縫膠,蹲在地上把裂縫補齊,有時鞋子都快曬化了。”程日祥和隊員們伸出曬得黝黑的胳膊,憨厚地笑了。
目前,崇陽縣建立起縣、鄉、村三級養護體系,每天有無數像程日祥一樣的養護員在道路上奔波,成為近3000公里農村路的物業管家。
如今,為節省勞力和提高效率,養護變得更智慧,9月中旬,咸寧首個智慧交通應用管理平臺在崇陽上線。一面墻大小的螢幕前,工作人員演示,全縣近3000公里農村路在哪,由誰擔任路長,附近有哪些養護員一目了然。檢測車開過,道路的病害數據全部上網。哪需搶修,哪需要清掃,道路狀況可實時視頻對話、調度指揮。
像這樣的公路互聯網平臺全省很少。以後,崇陽的農村公路管理,就像查閱體檢表,可隨時更新,對症下藥。
修好的是公路,升騰的是希望
高枧鄉中山村,在崇陽南部與江西接壤,距縣城約40公里。原來的通村路是條破爛的砂石路,坐長途車到城裏,得繞道其他鄉鎮,單程近4個小時。因做豆腐出名的中山村,豆腐怎麼也出不了大山。
2018年12月,投資1.2億元的高枧鄉至中山村公路竣工通車,中山村匯入縣城一小時交通圈。在外打工多年的王學禮回到家鄉,看到路修通的那一刻,他決定:再不走了。
王學禮承包了縣交通局等部門援建的中山富硒綠色豆製品加工廠,和幾位村民一道做起豆腐生意。
走進加工廠,竹竿上挂著熱騰騰的豆油皮,托盤中盛滿香噴噴的豆腐幹。王學禮説:“每天銷售各類豆製品上千斤,銷售額萬餘元。以前,豆腐做得好,但賣不出去。現在,路修好了,就連鄰近的江西修水縣居民都開著車來買。村裏還準備修建豆腐一條街,打造特色旅遊産品,帶動鄉親們一起做大豆腐品牌。”“修好一條公路、發展一片産業、脫貧一方群眾。”升騰致富夢想的不只是中山村,從茅井村康養小鎮、到大嶺村野櫻天堂小鎮,再到畈上村柃蜜小鎮……昔日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美麗田園,正因路通景美,串起環繞崇陽的旅遊“項鍊”。
如今,道路通達正成為崇陽加速發展的助推器。在全國各地GDP增長普遍降速的情況,崇陽卻逆勢而升,GDP增速從2016年的7.9%提高至2018年的8.3%。2019年4月,湖北省扶貧辦宣佈,崇陽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行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萌 通訊員 胡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