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遊客中心外移至秭歸
原標題:三峽大壩遊客中心外移至秭歸 打通一堵“墻”激活兩個5A景區
9月19日,位於長江南岸的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投入試運行,當天500多名乘客,在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購票、安檢、乘車遊覽三峽大壩,實現一票通遊兩個5A級景區。
近年來,三峽大壩遊持續火熱,讓遊客喊“擠”,因壩區管理紅線限制,餐飲、住宿、交通等旅遊服務設施不足,不能滿足遊客需求;而一江之隔的秭歸屈原故里景區,卻因遊客偏少喊“渴”。如今,三峽集團與宜昌市政府聯手,啟動三峽工程“一區四鎮”旅遊總體規劃,大壩遊客中心外移,先期試點打通三峽大壩、屈原故里兩個5A景區,開通從秭歸遊大壩的江南線路,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實現三峽遊提檔升級。
紓解擁堵
大壩遊客南岸分流
19日早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三峽大壩秭歸換乘中心(屈原故里景區)看到,還未到8點,窗口已經排起購票隊伍。單獨遊覽三峽大壩票價每張60元,套票只需100元,即可全景遊覽三峽大壩和屈原故里兩個5A景區。
從南岸出發遊大壩線路是,遊客們在實名制安檢後,換乘三峽旅遊大巴前往三峽大壩景區壇子嶺、185平臺、截流紀念園等景點參觀,結束後乘車返回。
湖南常德的遊客陳先生嘗鮮之後説:“兩個5A景區一車直達,安全快捷,返回秭歸還可以享受峽江小城的美景與美食,這次旅遊感覺非常好。”
與陳先生一樣,許多遊客特地于頭天在秭歸住下。“我們昨天還遊玩了三峽竹海景區。今天上午遊覽屈原故里和三峽大壩兩個景區,長江南北兩岸看大壩,非常特別。”武漢遊客小李説。“作為世紀工程、大國重器,三峽大壩的旅遊熱潮持續不斷。”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三峽大壩旅遊區總經理譚祖柏介紹,景區自1997年開放至今,累計遊客接待量已達到2700多萬人,是長江三峽沿線接待人數最多的景區,尤其是2014年取消門票之後,2015年突破100萬人次,去年接待291萬人次,今年繼續保持雙位數增長,即將突破300萬人次。“在長江北岸,三峽壩區現有的遊客轉乘中心,接待能力已近飽和,特別是旺季遊客爆滿,多次預警限流。”三峽大壩單日遊客最高限值4萬人次,今年即將到來國慶黃金周,將進一步壓縮至3.6萬人。秭歸開設江南遊客換乘中心,可分流大量車流、人流,將有效提高遊大壩的接待能力、減輕三峽樞紐管理區的壓力。
對於遊客而言,不必在壩區餓著肚子排隊,可以在秭歸屈原故里景區遊玩,而且自駕遊從秭歸遊大壩,無需在三峽專用公路排隊辦通行證,節約30分鐘左右。
豐富體驗
提升三峽遊含金量
據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調查顯示,大壩遊人均消費僅41元。作為世界性旅遊目的地而言,這個數字頗為尷尬。“形象來説,就是一張35元的轉乘車票,另外加上兩瓶3元礦泉水。”
在三峽旅遊市場上巨大流量經濟如何提升,怎麼把旅客留下來,開發諸如夜遊、休閒、研學等體驗豐富的産品和服務,已經成為多方共識。
2019年上半年,宜昌市政府與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局、長江三峽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工作專班,相繼啟動了三峽工程“一區四鎮”旅遊總體規劃編制、遊客中心外移選址設計工作。
根據規劃,三峽工程樞紐管理區內外將形成“一區四鎮”的大旅遊區發展格局和管理格局。一區,即三峽大壩景區;四鎮包括秭歸縣的茅坪鎮、夷陵區的三斗坪鎮、樂天溪鎮和太平溪鎮。“由於三峽樞紐管理區紅線限制,不能大規模建設餐飲、住宿、娛樂等設施,無法滿足遊客接待功能,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受限,遊客紅利不能得到充分釋放。”譚祖柏稱,為此,三峽大壩旅遊區將把原來的遊客轉乘集散中心,外遷到茅坪鎮、三斗坪鎮、樂天溪鎮和太平溪鎮,同時籌備20多個重大旅遊服務項目,總投資超過百億元,涵蓋食、住、行、玩、樂等領域,“首先啟動秭歸遊客轉乘集散中心試點,要在集散中心建設一批高品質項目,可以預見在未來3年至5年,三峽大壩遊將呈現驚艷嬗變。”
全域融合
激活秭歸旅遊大市場
大壩轉乘集散中心率先外遷秭歸,直接變化是,壩區百萬級遊客將引流到秭歸。據測算,在2022年,三峽大壩旅遊區江南遊客換乘中心遊客量為219萬人次,2025年為269萬人次。“這是繼移民搬遷、發展臍橙之後,秭歸又一次歷史性重大發展機遇。”秭歸縣相關負責人稱,這將深刻影響和改變秭歸旅遊發展格局,秭歸正在加速向三峽大壩旅遊目的地城市轉型升級。
為有效承接大壩遊客,秭歸縣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升縣城的旅遊配套能力和綜合服務水準,住宿、餐飲、停車等服務設施加快發展。
湖北子歸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尚朝説,通過轉乘集散中心建設,打破兩大景區之間一堵“墻”,屈原故里景區與三峽大壩景區融為一體。秭歸也籌備一系列重大投資項目,進一步實現兩大景區的高效連結,凸顯長江文化、三峽文化、屈原文化、移民文化的綜合疊加效應,極大提升了“三峽遊”旅遊品質。
為了對接江南水陸游客市場,秭歸建成三峽秭歸旅遊母港,秭歸長江公路大橋將在本月建成通車,一系列重大交通項目將串聯起重慶、神龍架、恩施、湖南等地的旅遊線路,將大三峽旅遊、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串珠成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周華山 張海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