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境內總投資超千億元 四大工程重塑鄂西北
山壑縱橫、缺煤少氣、乾旱少雨的鄂西北地區,正滿血復活,生機勃發。
9月18日,重載測試列車從內蒙古浩勒報吉出發,從襄陽進入湖北,沿荊山東側一路向南,開進荊門、荊州,直抵長江。浩吉鐵路是“北煤南運”重載鐵路,其通車已進入倒計時;
在漢水一線,復興號測試列車掠過神農故里、大洪山、古隆中、武當山,進行漢十高鐵開通前的衝刺;
鄭萬高鐵是連通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重要通道,鄭州與襄陽之間已經完工,測試列車正在奔跑。為達成2022年全線通車目標,在襄陽與巴東之間,一條條隧道、一座座橋梁,正在荊山、神農架與三峽之間延伸;
在鄂北崗地,鄂北調水工程襄陽段已進入收官階段。
浩吉鐵路、漢十高鐵、鄭萬高鐵、鄂北調水工程,都將在今年陸續投入運行。
這四大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正在重塑鄂西北的發展格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連接武漢與丹江口的漢丹線、連接焦作與柳州的焦柳線、連接襄陽與重慶的襄渝線先後建成,鄂西北交通得到一定改善。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鄂西北鐵路運輸發展緩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旅客出入頗為不便。
鄂北崗地是有名的“旱包子”,區域內蒸發量大,“十年九旱”。引丹工程于1974年通水,對保證襄北部分地區飲水安全和灌區生態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此工程往東南過不了唐白河,襄州東部、棗陽、隨州、大悟等區域的用水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為破解鄂西北發展瓶頸,歷屆省委省政府積極爭取。經過鍥而不捨努力,鄂西北鐵路和水利工程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2014年開始,這些工程相繼開工,鄂西北成為全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之一。迄今,四大工程在我省境內總投資超千億元,帶動相關投資數百億元。
隨著這些工程投入使用,襄陽將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武當山、神農架、三峽旅遊迎來新機遇,鄂北農業將面貌一新……鄂西北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湖北日報記者盧平川、廖志慧、姜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