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新農民”的田間變革
當陽市農業豐收場景。(視界網 王宇新 攝)
正是農忙時節,當陽市草埠湖鎮一望無際的農田裏,只有聯合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卻不見“倍兒忙”的農民。“如今,我們實行了規模化經營,有了大量的機械化投入,就算是秋收,也沒那麼忙了。”草埠湖鎮楚湖村黨支部書記、褚家湖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邢漢生説,合作社實行品種、肥料、種植、管理、收穫“五統一”,幫助村民耕種管收。從2015年至今,該社累計託管土地近1.5萬畝,流轉土地5000余畝,畝均收入近千元。
近年來,當陽激活農業生産各種要素,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26家,創造了全國商品糧基地建設示範縣(市)、中國椪柑産業龍頭縣市、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等系列榮譽,推動一場田間地頭的效率變革,種植養殖的新方式、新品種、新業態不斷涌現。
農民“保姆”催生小田變大田
“我就是農民的‘保姆’,你沒時間種地,我幫你託管,從種到收,不用農民操心。”邢漢生説。“我家有5畝地,以前自己種一年下來,不算投工總收入也就兩萬塊錢。”楚湖村村民譚士權説。
邢漢生成立種植合作社的當年,譚士權就將自家的收割機、土地及現金折合20萬元入了股,從2011年至2018年共領取分紅80余萬元。譚士權怎麼也想不到,自家的田給合作社種,收入還增加了。“小田變大田,機械化上去了,水、肥、管理等高標準改造上去了,畝産收入增長20%以上。”邢漢生説。
近年來,當陽市加大對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同時,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使原來的分散經營、單一管理模式,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産業化發展。
如今,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如雨後春筍般在沮漳大地涌現出來。截至目前,當陽共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26家。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1046家、家庭農場528家,糧食種植面積達125.12萬畝,油料種植面積35.52萬畝,林果種植面積36.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2.94萬畝,水産養殖面積15.12萬畝。
2019年以來,當陽種植養殖面積和産值雙雙穩中提升,通過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産要素的有效配置,讓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增值收益。
“職業”農民把土産變特産
兩河鎮地處沮漳河沖積平原,是魚腥草生長的絕佳環境,這裡生長的魚腥草因為根莖粗細均勻、根白脆嫩、須少口感好等特點,受到青睞。
起初,農戶自己在家涼拌吃,“權當普通野菜吃。”然而,在兩河鎮群豐村蔬菜經紀人石明成的眼中,這個土産其實是“黃金草”。“1998年,往發到貴州的運菜車上扔了兩麻袋魚腥草,誤打誤撞地打開了貴州市場。”20年來,石明成不斷擴大在兩河鎮的種植規模,目前該鎮魚腥草種植面積達1.2萬畝。“毫不誇張地説,貴州市場上的魚腥草90%出自我們兩河。”石明成稱,“1畝地可以産9000斤—10000斤,現在每斤1.5元,有時會更高,去年從我手上賣出的魚腥草就達1.5億元。”
像兩河鎮魚腥草一樣,過去散落在當陽的土産,在規模化生産和品牌化經營上,走出一條“特産”路徑。如今,玉泉仙人掌茶、雙蓮荸薺、雙蓮雞等特色産品,正形成“一鎮一品”的格局。僅兩河鎮“長坂坡”大蒜,種植面積達3萬畝,成為湖北省最大的大蒜集散地,年産大蒜1.2億公斤,産值3.6億元,帶動9000多農戶。
當陽市積極發展壯大糧油、林果、畜牧、蔬菜、水産五大特色優勢産業,以品牌建設農業強市。目前,當陽共擁有中國馳名商標8個,“三品一標”産品50個,其中無公害農産品15個、綠色食品14個、有機産品13個,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8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汪運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