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破立之間顯擔當——高品質發展的湖北答卷

2019-10-16 10:14:4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10月14日10時9分,隨著最後一爐火紅的鐵水冒著霧氣緩緩流出,61歲的武鋼1號高爐永久關停。這座老武鋼人眼中的“功勳爐”,建成時國內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累計生産生鐵5400多萬噸。

  近幾年,武鋼關停的爐子越來越多:煉鐵廠2號高爐,二煉鋼廠1號、2號、3號轉爐,7號、8號焦爐。

  與此同時,武鋼斥資數十億元,實施煉鋼、熱軋等智慧化改造,工人無需在爐火旁揮汗如雨,邁向綠色智慧鋼鐵新巨人的路線圖日漸清晰。“破”“立”並舉,共和國驕子武鋼的歷史性轉型嬗變,成為湖北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典型樣本之一。

  近年來,湖北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一手抓傳統産業升級改造,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奮力作答高品質發展的時代考題。

  加減之間,新舊動能快轉換

  深秋時節,極目遠眺,長江煙波浩渺。

  兩幅濱江圖景,令人感嘆——

  枝江姚家港化工園內,方圓數百畝內,總投資100億元的三寧化工60萬噸乙二醇項目主體工程拔地而起,大件設備吊裝工作漸入尾聲。

  三寧化工董事長李萬清表示,借沿江化工企業搬遷之機,三寧化工淘汰落後生産線,引進世界一流技術、一流設備,新的智慧化花園工廠明年達産後可新增營收80億元,比2018年增長近70%,並可帶動區域相關工業增值180億元。

  湖北省經信廳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省沿江化工企業已完成關改搬轉160家,化工行業技改投資增速達29.5%,高於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增幅11.5個百分點。

  鏡頭轉向武漢。

  中國信科集團虹信公司生産線上,機械手自動焊接、組裝,工作狀態通過5G網絡實時上傳,雲端平臺統一管理,生産無需人為干預。

  這是全國首條5G智慧製造生産線,“乘雲而上”的智慧工廠,使得虹信的生産效率迅即提升30%以上。

  有破有立,汰舊立新。兩幅圖景,勾勒出湖北高品質發展的健美跑姿。

  湖北,老工業基地,傳統産業佔比超過80%,轉型發展包袱重、困難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吳文娟)

  “結構調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來、熬不起。”湖北冷靜應對,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精心做好加減法。

  精準施“減”,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減少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鋼鐵、煤炭去産能三年目標一年完成,為經濟發展留出新空間。

  減稅降費,連續4年累計為市場主體減負超3000億元,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要素涌匯湖北。

  萬企萬億技改,刷新工業顏值——

  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産換線,傳統産業躍升“高精尖”。2017年起實施的“萬企萬億技改工程”,累計完成技改投資8000多億元,借力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改造,讓汽車、食品、石化、紡織等傳統支柱産業發“新芽”,一批5G智慧工廠、無人車間、智慧生産線相繼建成。

  “加”出成效,激活潛力。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新經濟的若干意見》,加大對先進製造業以及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接續,打造動力強勁的發展“雙引擎”。

  新樹發新枝,新興産業如雨後春筍——

  電子信息、北斗導航、智慧製造、通用航空等一批有基礎、有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成長。

  2018年,武漢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産業集群營收突破5000億元,其中光纖光纜佔據全球25%的市場份額。該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突破1萬億元,“三新”經濟增加值佔經濟總量比重超過27%,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0%。

  新興産業,正以強勁增勢為湖北高品質發展賦能。

  創新驅動,構築未來競爭力

  9月2日,長江存儲宣佈量産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標誌著長江存儲成功走出一條高端晶片設計製造之路。

  一年前,中國首款商用“100G硅光收發晶片”在信科量産並投入商用。“現在,我們又實現了硅光晶片提速的突破,研製出世界領先的4x200G硅光調製晶片樣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信科集團總工程師余少華透露,中國信科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金秋十月,以戰略新興産業為核心的高新動能澎湃荊楚——

  武漢光谷東,一條長8公里、總投資超過4000億元的“黃金大道”,勾勒出“芯屏端網”産業新主軸。

  “黃金大道”沿線,分佈著國家記憶體基地、武漢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上9月剛點亮10.5代線的京東方,國內顯示面板“三強”在會師武漢後全部投産。

  目前,湖北“芯屏端網”産業鏈企業近400家。今年前8個月,光電子器件、顯示器等核心産品産量增速保持在40%左右。

  “黃金大道”,見證著湖北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力度——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通過引領型産業的加速培育,構築未來競爭力。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於自身。”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湖北緊緊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頂層設計擘畫未來——

  2018年底,湖北省委全會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勾畫出“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和産業發展佈局。

  2019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全省十大重點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發展的中期藍圖,力爭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萬億元以上。

  政策鏈催發創新“核裂變”——

  發揮科教大省優勢,狠抓“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創新平臺建設,出臺“科技成果轉化十條”“高校院所科技人員服務企業新九條”“激勵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十一條”,引爆科技成果轉化“核裂變”。

  前行腳步急促又堅實——

  湖北省經信廳出爐“‘一芯兩帶三區’佈局産業地圖”,按“全産業鏈、全地域、全要素”精準、具象謀劃全省産業地圖,為17個市州錯位競爭以及製造業集群發展提供科學指導。

  點燃創新引擎,“高精尖”亮點迭出。

  國家記憶體基地、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基地、國家航天産業基地齊聚武漢;鬥魚、安翰科技、卷皮網、小藥藥等獨角獸不斷涌現,小米、科大訊飛等互聯網明星企業“第二總部”集結,助力武漢邁向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4名諾獎得主、58名中外院士為代表的大批高端人才聚集光谷。60家孵化器、103家眾創空間,每年吸引20多萬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日均新增科技型企業近百家。

  2018年,湖北綜合科技創新水準6年上升5位、躍居全國第七;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達6653億元,佔GDP近兩成。

  綠色生長,逐夢“黃金經濟帶”

  曾幾何時,87公里的鄂州長江岸線,非法碼頭林立,“僵屍船廠”盤踞;全省庫容量最大的湖泊梁子湖圍網密布,一批環湖工業企業肆意排污,水質不斷惡化。

  關停非法碼頭、拆除“僵屍船廠”;退垸還湖、禁捕禁圍禁採;探索橫向生態價值補償機制,對梁子湖區生態補償2.5億元……

  鄂州打出“組合拳”,短短三年,情勢大變。

  如今,放眼鄂州長江江灘,林草繁茂,三江港全國多式聯運示範基地通江達海,亞洲第一大貨運機場建設如火如荼,光電子、新能源、電商物流等綠色産業方興未艾,“空港新城、田園鄂州”的藍圖開始變為現實。

  構建長效機制,環保立法“長了牙齒”。《水污染防治條例》《土壤污染防治條例》《關於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等地方條例,對破壞生態實施終身追責;明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品質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三條高壓線”,線線帶電;全省4230條河流、755個湖泊,都有了河(湖)長。

  優良生態環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2年以來,全省單位GDP能耗持續保持下降態勢,單位GDP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2019年前9個月,湖北省納入國家考核的114個水質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達96個,同比提升4.4%;214個城市黑臭水體,近九成已整治完成。

  綠色,正在成為湖北經濟越來越鮮明的發展底色。湖北,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為主要抓手,取締非法碼頭367座、騰退長江岸線143公里,強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

  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綠色發展。

  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化工企業不是“一關了之”,而是搬遷入園、轉型升級。在宜昌,“清零”長江岸線一公里內化工企業,倒逼該市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替代産業,經濟質效顯著提升。僅枝江市電子信息産業園,就聚集了華鑫光電等8家手機産業鏈上的光電子元器件企業,年産值逾10億元。

  “清單化管理、項目化實施、精準化落地。”湖北省發改委主任程用文介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正在為湖北經濟發展皴染更美綠色。規劃的91項重大項目已開工94.5%,累計完成投資近6000億元。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中金數谷武漢大數據中心、黃石天磯智谷産業基地,一個個骨幹項目正在打開湖北高品質發展的新空間。

  雄關漫道,征程再啟。今天的湖北正以奮鬥者的姿態,砥礪前行,譜寫高品質發展的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