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全球首發商用牌照“滿月” 中外媒體記者體驗自動駕駛
軍運會尼泊爾代表團新聞官在無人駕駛車上拍照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為什麼是武漢?10月23日,全球首發自動駕駛商用牌照“滿月”之際,參加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報道的百名中外媒體記者走進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在感受和體驗自動駕駛中找到了答案。
參觀展廳和指揮調度中心,試乘體驗自動駕駛計程車、公交車,觀看自動駕駛物流車演示編隊行駛、自動駕駛環衛車清掃路面……記者在這裡看到了公交運營、園區通勤、物流運輸、城市環衛、城市安防等11類自動駕駛應用場景。這是目前國內提供自動駕駛應用場景最多的地方。
創建全國最大的測試場景
車型最全的競賽場
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瀕臨長江,距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式主場館17公里,是全國最大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國內首個大規模商用 5G車聯網就位於該示範區,已實現遠程駕駛、車路協同。示範區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演算法的“5G+北斗”定位系統,由武漢大學劉經南院士團隊提供。
通過該技術,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自動駕駛汽車在這裡可以實現毫秒級時延和釐米級定位。
示範區建設“從零開始”,華為專門派出了幾十人的工程師團隊。“5G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應該説是從武漢起步。”華為智慧城市項目總監馬林説。
軍運會尼泊爾代表團新聞官伊斯瓦爾·什裏什塔體驗東風公司自動駕駛計程車時,用手機不停拍照。他説,這裡的新技術讓他非常震撼,特別是把自動駕駛技術和5G技術結合,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伊斯瓦爾體驗的這輛車,正好是一個月前東風公司董事長竺延風乘坐的。9月23日,竺延風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從公司總部前往14公里外的東風技術中心會場參加科技創新周活動。
兩起追尾、剮蹭交通事故和一次交通管制,這輛自動駕駛汽車憑藉其探測和計算能力,減速、變道,避開擁堵,全程無人工干預,比預定的到達時間晚了18分鐘。
東風自動駕駛物流車已在約5000戶居民的海倫小鎮社區完成前期測試。通過手機APP“一鍵召喚”,名叫“移動快遞櫃”的物流車就會自己開到跟前送快遞或收快遞。
“我們向自動駕駛汽車同時開放多個應用場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生態城管理辦主任王豐偉介紹,從計程車到公交車、環衛車、重卡等,示範區擁有目前國內最齊全的自動駕駛汽車車型。
“多個品牌、多個車型、多個主體的自動駕駛車輛,已經在這裡綜合測試。在國內是第一個,在世界上也走在前頭。” 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院士説。
開放商用場景
3家外地民企首摘商用牌照
“在武漢拿到首發的商用牌照,不僅可以進行路測、載人測試,還可以商業化運營,是技術走向真正的應用。”海梁科技常務副總裁穆毅説。
9月22日,武漢在全球首次發放自動駕駛商用牌照,海梁科技、百度、深蘭科技3家企業是首批獲得者。
海梁科技來自深圳,2017年在全球率先發佈了阿爾法巴智慧駕駛公交車,已進行兩年的開放道路測試,累計有超過3萬人次乘坐體驗。
海梁科技為了商用牌照,曾輾轉國內多個新一線城市,均未能得到積極回應。穆毅介紹,“跟武漢接觸了四個多月,探討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政府部門對民營科技型企業的開放、包容,令人印象深刻。”
據悉,全國共發放200多張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牌照,百度拿到了一半,但在武漢拿到了最富“含金量”的商用牌照。
“百度支持武漢對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的探索,將與武漢合作探索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的制定。”百度自動駕駛事業群華中區域總經理張琦介紹,將在武漢首先進行道路測試和載人示範運營,探索自動駕駛計程車商業化應用。
3家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的民企,領先本土企業拿到商用牌照。“武漢不僅做到了對所有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甚至對民營企業高看一眼,營造了很好的營商環境。”深蘭科技技術副總裁趙旭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信息。
在10月23日的試乘體驗中,60多位記者乘坐深蘭科技的智慧熊貓公交車體驗自動駕駛。趙旭説,目前已在廣州、上海、長沙等地拿到路測牌照,在天津、常州、南昌、濟南等地進行了道路測試。
開放應用場景
是實打實的營商環境
自動駕駛已到了大規模商業應用前夜,但由於與現行交通法規不符,加上監管空白,有人對自動駕駛合法性存在擔憂。
2018年5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出臺《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明確各省市可據此制定實施細則。
“應用場景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剛需。”張琦介紹,百度已累計進行了200多萬公里的道路測試,正在進行載人示範運營,需提前謀劃商業化落地。
拿出空間資源,讓夢想照進現實。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市經信、交管、交通運輸等部門會商,2019年9月開全國先河發放商用牌照,第一個推開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的大門。
“對於創新型企業來説,如果受到條條框框的制約和束縛,創新就冒不出了。”作為受益方的穆毅深有感觸地説。
開放場景也給了企業更多信心。穆毅表示,海梁科技看好武漢發展下一代汽車的潛力,已著手在武漢設立研究機構及産業化落地。
“應用場景對我們是最大的吸引力。”趙旭介紹,除了在示範區內開設一條自動駕駛公交運營線路示範線路外,還將在武漢設立華中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陳波教授認為,營商環境就是生産力。從主要拼優惠政策到拼基礎設施功能,再到比拼政務效率,城市營商環境大致迭代了三輪,現在正在比拼“第四代營商環境”。
“武漢搶抓5G規模化商用契機,謀劃開放‘人工智能+’城市應用場景等一系列動作,這是實打實的營商環境。”陳波説,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冒出來了,能否接得住、留得下、用得好,關鍵是開放場景,讓場景成為試驗場、競賽場。
“對自動駕駛企業‘零門檻’。”王豐偉表示,將打造多品牌、多車型、多主體共存的自動駕駛生態圈,出臺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專項扶持政策,加快産業、資本和創新要素聚集。
築巢引鳳。據最新消息,一汽和AutoX也入駐了示範區,在此進行公開道路測試和示範運營的自動駕駛汽車已達11類、41台,為全國之最。(長江日報記者李金友 鄧志鵬 馮欣楠)
體驗>>>
百名中外媒體記者走進武漢智慧示範區
“乘坐自動駕駛汽車的感覺非常棒”
23日,百名中外媒體記者來到位於武漢開發區的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體驗自動駕駛。
1991年,武漢開發區開工建設,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成長為一座産業新城、國內外知名的“車都”。這裡年産100多萬輛汽車(約為英國的2/3,法國的1/2)、1700多萬台空調,是武漢全市經濟體量最大的區域,也是中國中西部綜合實力第一的國家級開發區。2018年,武漢開發區地區生産總值(GDP)達到1660億元(233億美元),大約與冰島經濟總量接近。
目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興起,電動化、智慧化成為汽車發展新趨勢,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將是21世紀最具顛覆性的技術。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國,中國正在積極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是中國第6個獲批的同類示範基地。
在體驗了東風自動駕駛計程車之後,經濟日報記者高興貴在接受採訪時説,網聯汽車是現在發展的熱門領域,武漢示範區大投入致力發展智慧網聯汽車,顯示出武漢是創新創業的沃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為改變百姓出行、改變大家生活方式做出巨大的貢獻。
“乘坐自動駕駛車輛的感覺非常棒。”尼泊爾新聞官伊斯瓦爾一邊體驗東風自動駕駛汽車,一邊對著長江日報記者豎起了大拇指。參觀時,伊斯瓦爾一邊不停地用手機拍照,一邊拿出筆記本認真做記錄,不錯過每一個細節。試乘的時候也率先進行了體驗,跟車、轉彎、剎車全部不需要人工干預,讓他印象非常深刻。(長江日報記者鄧志鵬 康鵬 通訊員張敏)
進展>>>
發佈半年收到3000多輛訂單
東風自動駕駛汽車將量産
23日,東風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由東風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Sharing-VAN發佈僅半年,就收到3000多輛訂單,進入商業化運營倒計時。
業內人士稱,這將是目前國內首款商業化量産的5G+L4級自動駕駛汽車。
2019年4月,東風公司在上海國際車展上正式發佈了Sharing-VAN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周劍光介紹,Sharing-VAN是國內首輛融合5G遠程駕駛技術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由自動駕駛、5G遠程駕駛、V2X車路協同、調度監控後臺等模組組成,集成LTE-V/5G、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公共出行服務等多項亮點技術,具備一鍵招車、動態限速、環島通行、動態避障、多車編隊、後臺招車、遠程控制等13項功能,是東風探索下一代公共出行服務新模式的最新實踐成果。
目前,Sharing-VAN已成功通過了5000公里道路測試。東風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在Sharing-VAN的基礎上研發出無人駕駛公交、快遞物流車、販售車、圖書館車、遠程診斷醫療車等10餘款車型。
據悉,憑藉擁有的多項先進技術,Sharing-VAN發佈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興趣,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遝來。東風技術中心Sharing-VAN市場運營平臺市場與交付總監李晶介紹,目前,東風公司已接到中國移動、青島、杭州等國內知名企業、風景區、工業園區客戶的預售訂單,共計3000多輛。
李晶説,不斷涌現的市場需求讓東風公司看到了Sharing-VAN巨大的商業潛力。目前,東風公司正在啟動Sharing-VAN商業化項目,籌劃量産該車型,推動Sharing-VAN新技術、新業態發展。(長江日報記者張智 通訊員王哲 張敏 孫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