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築壩 水活山鄉 宣恩農村實現飲水全覆蓋
圖為:宣恩縣椒園鎮老寨溪村水廠蓄水池。(視界網 曾召純 攝)
宣恩縣李家河鎮上洞坪村,53歲的貧困戶樂春茂2019年種了50畝烤煙,養了十幾隻雞。換在兩年前,村裏人想都不敢想。
“大雨天上來,家家盆缸接。”這是距李家河集鎮30公里的上洞坪村的真實寫照,濃縮了幾代人“吃水難、用水難”的辛酸。上洞坪村因溶洞遍佈而得名,山上的流水通過這些溶洞流走,村民吃水僅靠名為關洞灣的一口水塘。
以前,上洞坪村家家戶戶最多的便是水缸。“只要十天不下雨,村民只能步行到關洞灣挑水。”當了30多年的老村支書張永科直搖頭。
沒有水,村裏壯勞力無法出門務工,只能留在家裏做挑水夫。2008年,村裏對原有小水廠規模化修建,具備一定蓄水和過濾能力。但到了夏秋持續乾旱期,村民仍要挑水吃,鎮裏還經常出動消防車進村送水。
臨近的下洞坪村、關洞坪村、黃柏園村、田幺坪村也有同樣難題。縣人大代表、下洞坪村村黨支部書記姚永超就李家河鎮5個村飲水問題提出議案。2018年縣“兩會”期間李家河代表團分組討論時,縣委了解這一情況後,要求解決群眾吃水難題,李家河鎮精準扶貧前線指揮部進村進戶訪實情。“沒有水源,依山取水!”立足五個村的地形和現有資源,鎮、村兩級扶貧幹部邀請水利專家勘測,確立依託下洞坪村白吉塘水庫、關洞灣水塘,在原有水源基礎上修壩築欄,提升蓄水能力,夯實安全飲水基礎。
關洞灣在上洞坪村4組,經過1年多築堤修壩,小水塘蓄水量增加兩倍,達到4000立方米,解決了上洞坪村、田幺坪村近700戶村民生産生活用水。
同樣,位於關洞灣上游的白吉塘水庫通過修建堤壩,增加蓄水量,水庫庫容量達到130萬立方米,為片區4000多人安全用水提供堅實保障,形成了“高山平湖”的山水風光。
2019年7月和9月,兩次長達20余天未降雨,上洞坪村沒有一戶停水。
下洞坪村解決了灌溉、飲水難題,發展高山垂釣休閒旅遊。“路好了,人多了,我們這片區村子可以辦農家樂。”姚永超説。
2019年,上洞坪村引進4家涉及藥材、苗木、馬爾科等産業的經營主體,利用村裏高海拔、原生態環境,發展近千畝産業基地。
近年來,宣恩構建全縣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實現戶戶通水、飲水全覆蓋。(通訊員 劉亞麗 徐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