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個月湖北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快速增長
原標題:前9個月湖北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快速增長 20.3%背後是發展的底氣與潛力
圖為:10月22日,湖北華威科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葛店開發區)員工在生産出口新加坡的RFID物聯標簽訂單。該公司不斷創新,取得36項實用型專利,2019年獲6000萬枚物聯網標簽出口生産訂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 通訊員 夏明光 張攖寧 攝)
1月至9月,湖北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0.3%。
這一速度,比全國平均增速快7.7個百分點,高於同期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速9.6個百分點。
10月24日湖北省經信廳發佈的系列工業經濟數據中,這一數字格外引人注目。與之相對應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5%,快於全部規上工業7.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資本青睞高技術製造業,並非短期現象。僅2017年以來,湖北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持續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長。
更多資本與資源,正源源奔向先進製造業。
看到底氣與潛力
6月28日推出的一塊指尖大小的晶片,“通吃”世界三大導航系統,開創性地實現單晶片同時接收BDS/GPS/GLONASS(中國北斗、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三大系統衛星信號。
操場、高樓、城市轉盤、機場峽谷,複雜場景測試表明:定位精度等追平國際水準。
其高精度定位模組MXT906B,出自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專業從事高集成度晶片設計和高性能室內外定位研究的高新技術企業,正成為蓬勃興旺的北斗導航産業領軍企業。
北斗導航産業,湖北軍民融合三大重點産業之一,僅中科院武漢分院的一座十多層的寫字樓上,就扎堆著77家與北斗産業相關聯的上下游科技型企業。北斗導航産業,將成為湖北又一個千億支柱産業。作為助推北斗産業的重要力量,規模10億元的湖北北斗産業投資基金2014年便宣告成立。
北斗産業,只是湖北省聚力推動高技術製造業發展的樣本之一。
事實上,湖北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勢強勁,並不是短暫的、偶發的——
2017年,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33.4%,高於工業投資21.5個百分點。
2018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2.5%,高於工業投資16.7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0.3%,高於工業投資12.4個百分點。
這些投資流向了何方?
湖北省發改委透露,前三季度,計算機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47.3%,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54.9%。
長江産業基金,湖北省戰略新興産業的重要投資力量。在其長長的投資項目清單中,排列著令人振奮的名錄:京東方第10.5代面板,長江小米産業園、航天科工火箭總裝基地、中美矽晶(環球晶圓)項目、三安光電高端LED項目……
到2019年上半年,該基金出資母基金、子基金返投湖北項目99個,項目總投資達2146億元。看産業分類,這些項目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佔60%、新能源汽車及配套佔13%、航空航天佔10%、生物産業佔8%。
今天的投資意味著明天的産出。一個個體量、投資巨大的新項目,迅速為湖北經濟加碼。
在湖北省經信廳看來,20.3%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不僅代表資金對産業發展方面的敏銳感知,更將不斷刷新著湖北經濟版圖,讓新興産業、新動能逐漸成為強勢力量。
投資的背後是信心。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稱,持續高速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傳遞出市場對未來産業發展方向的預期與信心。面對複雜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人們從這一高速增長的投資中,看到了湖北經濟發展的底氣和邁向中高端的潛力。
星星之火漸漸燎原
春種秋收,天道酬勤。
8月31日,鄂産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將兩顆衛星送入太空。年底前,武漢國家航天産業基地火箭總裝總調中心投入使用,形成年産50發火箭的生産能力,湖北商業航天産業集群悄然成軍。
9月2日,長江存儲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量産,成為全球首款基於Xtacking架構設計並實現量産的快閃記憶體産品。
9月25日,湖北單體最大投資項目——投資460億元的京東方武漢第10.5代TFT-LCD生産線提前59天點亮。
目前,湖北省“芯屏端網”相關企業近400家,産業規模3000多億元。2019年以來,體現新興産業發展方向的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1.1%;新産品産量保持較快增長,顯示器、印製電路板、鋰離子電池分別增長35.3%、32.7%、31.5%。
積體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製造、商業航天、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一批戰略新興産業正在湖北拔節生長,改寫湖北産業格局。
可彎曲的柔性屏、會“思考”的機床,街頭上越來越多的綠牌新能源汽車,還有在全省快速增加的黑燈工廠、無人工廠……
眼下,高技術製造業已經成為湖北經濟格局中亮度十足的高光點,和觀察湖北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在武漢,武漢新芯二期、聯影醫療武漢總部基地、華為海思等項目加快建設;光電子、汽車、生物醫藥三大世界級産業集群悄然積蓄能量。前三季度,武漢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增長31.5%,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40.3%,增速分別比全市投資快21.2和30.0個百分點。
2019年8月,韓日之間爆發貿易戰,“氟化氫”一時成名。氟化氫,用於刻蝕玻璃、單晶矽,是半導體工業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氫氟酸,是氟化氫的水溶液。在宜昌,年産3萬噸的氫氟酸項目正加快建設,將有效填補國內市場高端電子級氫氟酸生産空白,實現高端電子級氫氟酸的國産化。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生物製品、仿製藥、高端裝備等新興産業悄然壯大。前三季度,宜昌高新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3%,快於全省平均水準1.8個百分點。
在襄陽,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大數據、生物技術、3D列印已經成為經濟“新勢力”。前三季度,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完成産值增長32.6%。
以小龍蝦聞名的潛江,高技術製造業的成就令人側目。長飛集團、日本信越、飛淩、法液空、菲利華等光纖上下游企業扎堆落戶,潛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棒製造基地。
在孝感,每天有200萬支溫度感測器下線,流向世界各地,全球每10台空調中有7台感測器用的是“高理造”,華工高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度感測器供應商。
目前,湖北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由2012年的1545家增至眼下的近7000家,2018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到了GDP近20%,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57.53%。
好風憑藉力。觀察持續高速增長的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就能依稀一窺湖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良好前景。伴隨著高技術製造業投資的高速增長,高新産業的星星之火,必將在荊楚大地燃起燎原之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