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55縣市區建水産品品質追溯系統
原標題:山青水綠養好魚 我省55縣市區建水産品品質追溯系統
圖為:消費者在掃活魚身上的二維碼。(圖片由省農業農村廳提供)
10月29日,武漢市民周先生在超市買了兩條鱸魚,通過二維碼,他很快查到了這條魚的産地以及出自哪個漁場、魚塘的水質情況。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林偉華介紹,目前全省共有55個縣市區先後建設了水産品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920個示範基地和31個流通企業已納入追溯管理。這只是湖北作為水産養殖大省推進水産行業綠色發展的一個方面,2019年7月,湖北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動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既要為百姓提供優質、綠色的水産品,又要有山青水綠、魚翔淺底的優美景色。
更注重環境保護
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白湖生態農業示範園內一個魚塘裏,建有8條“流水跑道”,魚兒每天都在其中迎著水流游動,做“有氧健身運動”,而水池下建有尾水和糞便收集系統,尾水通過外面的大池凈化後循環利用,殘渣則成了周邊瓜果蔬菜種植的有機肥。據介紹,用這種方式養魚,産量高、魚質好,而且基本上不會對水體産生污染。
湖北省水産養殖加快向綠色轉型,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流道養魚、工場化輪迴水養魚、水池尾水處置生態養魚、集裝箱養魚等高産量、零污染、零排放的現代綠色養殖越來越多。全省水池尾水處置生態養殖示範基地50余處,水池工程化流道200余條,扶植水池圈養108個,集裝箱養殖46個,推廣“蝦蟹混養”“水池養蟹”“種青養魚”等生態養殖技術100多萬畝。
同時,湖北省啟動水産養殖減量用藥行動,持續針對抗生素及禁用物殘留、投入品、重點品種及休藥期等環節開展專項整治。農業農村部對湖北省水産品綜合抽檢合格率持續6年保持在99%以上,水産品苗種監視抽查合格率持續7年100%,産地監視抽查及格率持續8年100%。
更注重改善養殖環境
張開銀一家4口原先住在船上,在洪湖打漁為生。隨著湖北省大型湖泊拆圍和全面禁漁推進,夫婦倆洗腳上岸進了工廠打工,月收入有6000多元,一雙兒女也到城裏上學。而上岸前,張開銀只能將孩子送至岸上寄讀,半月才能見一次面。
10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洪湖岸邊,發現水變清了,魚多了,水草又茂盛了。
據了解,全省127.6萬畝湖庫圍欄、圍網、網箱養殖已全面拆除。僅洪湖市,就有2805名漁民上岸,轉産從事其他工作。同時,我省從2016年9月啟動江河湖庫水産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到目前取消了27.4萬畝投肥(糞)養殖和4.5萬畝珍珠養殖。
養魚的關鍵在養水,如何讓尾水達標排放一直是水産養殖業最關心的問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整合資金集中推動連片水産養殖尾水處理示範建設,2018年投入6693萬元項目資金,建成一批養殖尾水處理達標排放示範點。2019年,繼續統籌資金1億元用於水産養殖尾水處理。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50多家集中連片水産養殖尾水處理示範基地,涉及養殖面積10萬畝。
湖北省水産養殖生産佈局建立水質監測點,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養殖模式的水體開展水質監測和分析對比,覆蓋大宗淡水魚、小龍蝦、河蟹、黃鱔、鱸魚等主要品種。同時,組織主産區有關市縣定期開展了水質抽樣監測工作。在養殖池塘水域建立水質監測點,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水體開展水質監測,加強數據採集和分析對比,已覆蓋全省主要水産養殖品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