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花鼓戲爭奇鬥艷
11月14日、15日,兩部花鼓戲亮相第二屆全國地方戲曲南方會演,分別是邵陽花鼓戲《山鄉工匠》、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兩地花鼓戲同展風采,別具風味。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就此採訪了兩家參演劇團負責人。兩地在戲曲傳承上有著不約而同的共識:送戲入心,不僅是送到劇場,必須拓寬渠道,培養觀眾文化興趣。
花鼓戲的共性與個性
歷史悠久,群眾基礎深厚,表演風格活潑、輕鬆,是花鼓戲的共性特徵,但荊州花鼓戲和邵陽花鼓戲在唱腔方面有著很大差別。邵陽花鼓戲以邵陽地方語言為劇種語言基礎,唱腔藝術高亢、激越、熱情奔放;荊州花鼓戲唱腔鮮明,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特別是説事抒情具有很強的泥土氣息。
此次參演的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都是上世紀50年代成立的老劇團,演職力量強,創作過許多優秀作品。如前者創排的《家庭公案》《原野情仇》《生命童話》,後者的《兒大女大》《老闆何來》《草根村官》,均獲過國家、省級藝術大獎。
兩種花鼓戲都被納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兩個劇團也見證了半個多世紀戲曲的繁榮和衰落。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院長徐中兵介紹,荊州花鼓戲戲迷分佈廣泛,有1000多萬人。在中國藝術節、中國地方戲曲會演等多個重大賽事活動中,荊州花鼓戲都代表湖北參演,體現了獨特的文化符號。近年,湖北出臺一系列政策,從人才培養、創作扶持、經典改編、演出條件改善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促進地方戲曲振興發展。
不能簡單把劇團推向市場
沒有人才,沒有好劇,戲曲藝術傳承就沒有出路。
湖南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副主任劉招林介紹,從2015年開始,該中心每年聘請退休藝術家進行優秀傳統劇目的傳、幫、帶藝術教學。對特有的大型優秀傳統劇目,同時進行挖掘、整理、重構、保護、傳承,重點鍛鍊和推出一批中青年優秀演員,打造邵陽花鼓戲的經典力作。如現代戲《兒大女大》演出31年不衰,歷經四代演員,演出場次己超3000場,幾年前被拍攝成花鼓戲電影,在全國發行、放映場次已超過17萬場。
“大眾藝術變成小眾藝術,傳統戲曲在市場大潮中面臨生存發展難、人才培養難、環境改善難的問題。”徐中兵説,劇團通過老藝人退休不下崗、名人名家經典唱腔唱段演唱會、崗位練兵比武、送戲下鄉等多項工程,保證了花鼓戲的創排人才和劇目不斷檔。目前來看仍應堅持公益性改革方向,不能簡單把劇團推向市場。
送戲入心,才能有觀眾
在政府扶持下,專業劇團的傳承近年逐步走向正軌。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呼籲,戲曲傳承需要全社會形成熱愛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演員要傳承,觀眾也要傳承。要送戲入心,不能只在劇場培養觀眾。
湖北文化名家、國家級非遺項目荊州花鼓戲代表性傳承人胡新中, 退休後返聘到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已有幾年,帶徒弟,教學生。“我們在劇場裏每演一場,最多只有上千人觀看,一年在劇場演出最多百場,如果通過電影、電視、網絡,能看到的觀眾人數會大大增加。”
青年演員答沙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舉辦的“戲迷潛江大賽”,通過網絡直播點擊觀看量達130多萬人次。“我身邊的年輕朋友都説,想接觸優秀傳統文化,可是缺少信息,拓寬渠道能培養他們的文化興趣。有興趣了,他們才會買票到劇院去看戲。”
據介紹,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一年來在微信公眾號、抖音號上發佈演出視頻,觀眾互動非常活躍。本屆南方會演預計現場觀眾總數約5萬人,但通過直播等形式擴大影響,網上觀看量預計高達百萬人次。
此外,戲曲下鄉,戲曲進校園、進社區,也是讓劇場“流動”的手段,若能常態化、制度化,對於培養觀眾大有好處。
演出預告
11月18日、19日晚7:30,由福建省實驗閩劇院演出的閩劇《生命》,將在湖北劇院上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田曉隱 劉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