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導航_fororder_廣告1
荊楚大地
新聞熱線:027-88153686
長江入湖北第一關的“疫”線守門員戰疫賽道上有一種漢馬版的暖心服務物業小哥騎單車給居民運套餐 100多斤豬肉挂滿車把隔離點內中風老伴得到悉心照顧 七旬老人“實名”視頻致謝婦女節6名一線工作者講述抗疫故事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 力爭做到戰“疫”和戰貧兩不誤武漢:用愛心打通居民服務“最後100米”父親走了 她沿著父親的腳步踏上防疫一線湖北十堰“90後”女輔警創作漫畫為戰友一線戰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穩崗返還5.53億元 惠及企業10.35萬家武漢:三類地點全部實現“床等人”硚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戰疫最前線】除了治療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醫護人員還做了這些暖心的事浦發銀行潘衛東:加速數字化轉型 促企業復工復産 保民生服務暢通江夏區方艙醫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園採購10噸防護物資直飛運抵武漢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向全省統一戰線成員和統戰幹部發出倡議武漢實現核酸檢測日清日結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對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實施康復隔離的通告(第16號)組圖:拿起兒時筆 手繪戰“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江夏中醫醫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張定宇妻子為新冠肺炎患者獻血漿兩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專家:中醫藥全程干預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學生(中、英、法)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於嚴格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號)209名滯留同胞乘國航包機回家武漢開發區城管隊員24小時待命 每小時給道路橋梁量一次“體溫”武漢見證:急難險重有我子弟兵武漢百萬中小學“線上開學” 特殊典禮開啟新學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職工用“五穀雜糧”作畫 為武漢加油祈福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於全民監測體溫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武漢三種方式強化發熱病人排查社區防控:築牢第一防線寂靜的城市 堅守的市民湖北鄖西:54個寶寶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轉運首批患者的車輛抵達火神山醫院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漢伢》傳遍大江南北武漢市定點醫院病床使用情況(統計時間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強疫情防控監督工作 對違紀違法者堅決查處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名患者集體出院17個文藝人共譜《武漢伢》《戰書》如確有需要 武漢將申請進一步延長春節假期武漢市中小學從2月10日開始線上開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協和醫院11名醫護人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湖北將在3天內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産能禁行首日 武漢商超供應有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工 12天內交付

武船鉗工徐志斌匠心守護“深海利劍”

2019-11-19 18:20:2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1119110504

徐志斌在對柴油發動機進行調試。(通訊員 張旭 供圖)

  “聽到柴油機安裝後發動的聲音,是我最享受的時刻。”54歲的徐志斌談起自己的工作,神采飛揚、眼中有光。

  他是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船舶鉗工,從事各型船舶産品動力系統安裝、調試及維修工作。

  11月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武船集團雙柳基地,聽徐志斌講述他34年堅守崗位、潛心鑽研的奮鬥經歷。

  聽聲可辨故障的“技術大拿”

  1986年,徐志斌從武船技校畢業後,進入武船集團軍船公司當鉗工。

  在軍工船舶製造業,鉗工是保證産品品質的關鍵一環。將各種零件裝配成成品,將精密的圖紙變為現實,全靠他們手指與大腦的靈活配合。

  徐志斌的強項是機械動力系統設備安裝、調試,這是水下船舶順利運行的關鍵。在徐志斌看來,它們就像是水下船舶的“心臟”。

  “作為軍工人,最注重的就是品質。”徐志斌説,幹好這個活,不僅需要對各種設備系統了然於心,還要對每個設備的關鍵部件工作原理準確掌握。

  與機械動力設備打交道多年,他練就一個絕活兒:通過聽柴油機運轉的聲音,基本可以判定哪個部件出問題,並迅速給出故障原因。

  如今,業內諸多安裝、維修難題,大家都第一個向他求助。

  為了跟上國防軍工快速發展的步伐,徐志斌不斷用國內外先進專業技術知識充實自己。2003年,他取得全球最大柴油機供應商——德國MTU公司頒發的柴油機最高維修級“W5級”維修資格證,也是國家首批獲得這個國際先進的動力系統操作及維修資格證人員。

  目前在國內,這個資格證的持有者僅50余人。在武船集團,他是唯一一人。

  創新技藝 為軍工生産保駕護航

  常年待在空間擁擠的水下設備工作,徐志斌需要貓著腰走路。密閉的空間內,瀰漫著汗臭味、轟鳴的噪音,在旁人看來惡劣的工作環境,對徐志斌來説,卻是一種享受。

  “我確實很喜歡這個行業。幹了幾十年,依然有新鮮感和成就感!”徐志斌説,即使在休息時,他也會四處學習,開闊視野和積累知識。徐志斌的同事評價,他對工作達到“癡迷”程度。

  多年的堅守和孜孜以求,換來的是在業內首屈一指的精湛技藝。

  作為核心技術人才,徐志斌幾乎參與了武船集團軍工産品所有重大項目的試驗和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2011年,應某軍工型號試驗産品的研製需要,針對推進系統的重大革新,在沒有可供借鑒工藝技術的前提下,徐志斌帶領攻關團隊,僅用了24天,就完成了原計劃90天的安裝任務。

  2015年至2017年,他帶隊完成的某國家重點軍工工程安裝調試工作,安裝精度達到了國內同類産品設備安裝最高標準。

  從業34年來,徐志斌一直默默無聞,堅守崗位。從一名普通鉗工成長為中船重工集團技能專家,他見證了武船軍工産品的升級換代,也見證了中國海軍國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他身上,唯一沒有變的,就是服務國防事業的初心。

  “作為軍工工匠,我的使命就是用效益、用技術回饋國防。”徐志斌説,能為“深海利劍”保駕護航,這份自豪感和驕傲感無以言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 通訊員 徐軍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