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區全域治理凈化泗河
原標題:茅箭區碧水保衛戰“五措並舉”——全域治理凈化泗河
泗河流經十堰市茅箭區,曾經污水直排,河水發臭,附近居民不敢開窗。2011年,泗河水質為重度污染。
8年來,茅箭區以保障“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為政治擔當,堅持清污、截污、減污、控污、治污“五措並舉”,打響一場碧水保衛戰。
2019年5月,泗河國控斷面水質出現“拐點”,首次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至11月,已連續3個月達到Ⅲ類水標準。
上游綜合治理
嘩!上完廁所,按鈕一按,臟水衝進下水道。“祖祖輩輩沒想過能用上這麼高級的廁所。”茅箭區營子村村民李長明説。
順著地下管道,附近30多戶居民的生活污水,全部匯集到兩百米外的分散式污水處理站。
“處理站採用微生物處理工藝,可有效降低氨氮含量。”茅箭區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介紹,處理後的污水進入一個40多平方米的人工濕地,經過沉澱、植物吸收、泥沙過濾後,可達到Ⅲ類水標準。
營子村位於泗河上游,人畜污水、生活垃圾曾經直排河中。“河水很臭,別説洗衣、洗菜,人們都不到河邊玩。”李長明説。
“水清需從源頭抓。”茅箭區南水北調辦主任王傳潤介紹,該區還實施退耕還林、精準滅荒為重點的“綠滿茅箭”行動,營造水土保持林、生態涵養林,使森林覆蓋率提高至83.46%,有機、無公害農産品種植面積比達50%。綜合治理手段的運用,讓泗河源頭水質長期保持在Ⅲ類標準以上。
中游截污治污
泗河中游穿城而過,覆蓋近30萬人,這一段是重點污染區。
2011年開始,茅箭區清運河床黑臭淤泥,並在河道上建起9級河壩,對河水實施分級處理。然而,水質依然不達標。
支溝不凈,主河道水質怎能達標?泗河共有13條支溝,茅箭區決定採用最“笨”的辦法,每條溝逐個治理。
劉家溝首當其衝。劉家溝有一段暗管位於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之下,垃圾填埋高度達100多米。由於地下暗管年久失修,有毒的垃圾滲透液直接進溝入河。
要治污,必須在涵管內重建一條污水收集管道,把有毒垃圾滲透液收集後送入污水處理廠。涵管1.5公里長,直徑1.5米,內有毒水、毒氣,施工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安全事故。
2016年,茅箭區請來“地鼠工程隊”,工人們穿著防護服、戴著防毒面具,弓著腰抱著施工材料進洞施工。
經過3個月艱難施工,1.5公里收集管道建成。有毒垃圾滲透水全部送往污水處理廠,清清的河水流出來。
隨後,該區在戰馬溝建成3000噸級的污水處理廠,在七里溝建成20級生態處理塘……至2018年初,13條溝已有12條溝得到治理,泗河水質從重度污染提升到劣Ⅴ類。水質依然不達標。
污染來自車站溝。車站溝流經火車站片區,污水量大、污染物濃度高,3.3公里的河溝有2.7公里埋在地下,偷排、漏排現象嚴重。
2018年,茅箭區開始對車站溝進行治理,他們開挖武當路,接通污水處理管網,堵住沿線居民小區、住戶排污點500多個。同時,還引進匈牙利BFBR立體生態技術,在支溝上建成一座日處理能力為8000噸的污水處理廠。
2019年5月18日,車站溝水質首次告別劣Ⅴ類。7月1日,該污水處理廠投産,車站溝水質進一步好轉。
下游“3級把關”
上游、中游水質達標,下游也有難題。
多年前,十堰市在泗河下游建設了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按當時的設計標準,該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為劣Ⅴ類。
2016年,茅箭區在該污水處理廠下游,建設污水處理廠尾水凈化工程,讓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水,經過凈化後再排放到河裏。
11月1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尾水凈化工程佔地70多畝,共有24個裝滿“沙”的快滲池,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經過水管,噴灑到快滲池裏,經過“沙”過濾後達標排放。
“這可不是普通的沙,內含多種生物菌類活性成分。”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快滲過濾後,排放的水達到Ⅲ類水質,然後再排入泗河中。
隨著城市污水收集越來越多,該區在泗河下游,按Ⅳ類水質標準建設一座污水處理廠。“在泗河下游,河水經過3級處理後,可達到Ⅲ類水排放標準進入丹江口水庫。”王傳潤説。
“經過8年治理,泗河已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茅箭區委書記周慶榮介紹,目前該區已構建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聯動治水體系,形成相互監管的長效機制,確保泗河水質穩定達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王濤 張永)